《國風▪邶風▪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鎖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看到小土丘上的葛藤,想到已值春秋之交,距离上次见面已相隔多日,卫国贵族都未曾来看我。叔伯为何安居不出,想必是有其他朋友在家作陪。相隔多日也未来拜访,想必也是有他的原因。都到了穿狐裘的冬季,为何叔伯的车还不朝我东方来,确不与我同心啊。我在你们眼中,就是一介流浪汉,你们终日锦衣玉食,对我却充耳不闻。
换作现代,我救不救济你得看我的心情,我救济你,是出于好意,我不救济你,你也无理由说我。我想大部分现在人都是这么想的。但从诗经这首诗中,以及对于古代之前的了解,“门客”、战争避乱,去到他国理应以礼相待的情况甚多,作者发出狂怒也是对于卫国贵族势力的批判。古代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让人向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