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反复变哑很久了,这次也有半个多月了。上周四我抢到北医三院周一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的号了,还是2号。这周一一大早空腹赶到北医三院,空腹看病是一个病人对医院最起码的尊重,我每次都会注意这点。医生检查了一下咽部,没啥大问题,然后麻利地开好传染病五项化验单,喉镜,再加金嗓子胶囊。我要求增加加生化1,复查血脂。抽血拿药后,吃早餐,再寻个幽静的咖啡厅耐心等待。几乎每隔十分钟刷新一下北医三院小程序的传染病报告,等待的时间就是这么难熬。
这样不好,上午是不会有验血结果的。我盘好腿坐正身体,把注意力拉回到香浓的燕麦咖啡上,打开微信读书的《行为心理学》。等待时间也是读书的好时间。读书时间就是过得很快,当我正惊喜自己的观点与作者不谋而合时,报告出来了,刚过下午一点。合上书赶回医院。
候诊时间我习惯阅读诊室门口的科普宣传。内窥镜技术介绍,还有做喉镜的三步说明。第一步,护士来给喷麻药,鼻腔,咽部各喷了两遍。刚喷完我就意识到,此前光紧张得排水了,忘记了补水一事。舌根开始发硬,吞咽口水越来越困难,但如鲠在喉的感觉让我越来越想吞咽。此时我才反应过来展板上写的“做喉镜后一小时内不要吃东西”的含义——“由于麻药作用一小时内无法吞咽,所以不能吃东西及喝水,否则有危险️!”。
越紧张越渴,越渴越想吞咽,意识开始在吞咽这事上盘旋。“这样不行!”,我开始警告自己,同时给老公发微信,告诉他我打麻药了以及舌根发硬。这位兄弟是这样反应的——“啊?你这是在医院待了一天啊?(他以为我已经做完了,但即没问过我结果,也没问过我是否看完病了,兄弟情谊大概都如此吧?跟闺蜜完全不一样。)我现在过去吧?”。“不用了!(麻药后五分钟开始做,现在来没有意义了!”。但我写微信这个“动作”还是挺有意义的——转移了一部分注意力,紧张稍微得到缓解)。我拿纸巾擦鼻子,因为感觉鼻子在流清水。卫生间里一个女生在洗脸。“你做完了?”,我问(对话也可缓解紧张)。“我没做,我陪我姐来做”。原来陪着的人也紧张,姐妹比兄弟般的老公靠谱。研究夫妻间亲密关系的心理学家会不会大失所望?姐妹之间的情感大部分天然亲密,夫妻情感要绞尽脑汁来维护。而那种一方单方面照顾另一方的婚姻模型,又是我所不屑的。两情相悦,生死与共,小说里倒是很多,又看够了。照顾好自己是义务,就这点根本算不上女汉子,我得及时反省一下,别把自己看高了。
胡思乱想了一小会儿,又叫我名字了。坐到专用座椅的那一刹那,我的理性又回来了。告诉自己“按医生指令做,包括呼吸和吞咽,否则离不开这张椅子,超时感受痛苦。”,紧张时刻心里默念的力量超有用。
内窥镜带着光纤维由鼻孔进入,进入咽部,挺顺滑——我没有鼻炎,也就没有阻碍物。“吞咽——发咦声——深呼吸……”,医生依次下指令。我有点听不清,但因为前面看过简单的指导,也能猜出一二。吞咽是帮助内窥镜经过咽喉,停留在声带附近。发长声,深呼吸是让内窥镜拍摄下来声带震动的情况。心思分散,便少紧张。我刚觉得憋气时,检查结束了。气道顺畅,内窥镜顺利退出。护士第三次叫我名字时,把报告交给了我。声带没有结节,喉部水肿。医生给开了雾化用激素,是治哮喘的,也就是局部消炎用的。我带大了过敏体质的儿子,自然见过这东西,只是没自己用过。
告知老公结果,他没二话,也许他觉得我福报多多,完全放心。女人在家里,要么从头到尾做个小女人,要么做个女汉子,想在两种形象之间切换需要高超的演技。一般人想起来演的时候都晚了,太难演就算了吧!
接下来还不能回家,继续在此地办第二件事——替母亲咨询她的病要看哪几个科,治疗思路和方向。虽然是北医三院一日游项目里的,但还是放到下一篇中写吧。因为那是另一件有点复杂的事。
人就是在经历一件又一件事之后长大的,不经事的人永远是孩子,可能少年都算不上,若没有热血的话。儿子第一次出国交换前,我拉着他的手去买东西,他手心直出冷汗,很像小时身体弱时的状态。现在他四年没回来了,自己处理生疏的人际关系,自己买了钢琴自学,自己张罗找房子自己搬家。所谓翅膀硬了就是这样吧,男孩子又连抱怨都没有,自己决定了自己去处理一切,这可能就是男人看起来冷漠的原因。但他很照顾异地的女友,可以听对方唠叨,又会远程帮女友解决学习难题,假期陪女友出行做饭,感觉上他具备了有责任男人的一切素质。但学习的担子和生活的担子加起来太重了,希望他不必着急,慢慢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