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来罗屋村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已近一年之久,这次故地重游,还有些许亲近。
营地增设防震减灾体验室,坐在地震小屋,体验四级地震带来的摇晃震感,可能是心里有所预防,并没特别的害怕,不过孩子们进来体验并进行逃生演练,肯定效果不错的。
五月的马鞭草、金鸡菊肆无忌惮的绽放,孩子们在西瓜地里锄草,在艳阳下训练站姿,在露天地面集中洗衣,在厨房里磨豆浆,在宿舍整理内务,在教室里绘脸谱、摆汉诺塔、制作糕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乐不思蜀”,集体用餐井然有序,这些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表现得非常优秀,他们太棒啦。
当然我们此行目的不仅仅是看孩子们学习娱乐玩耍,更主要的是提炼课程,虽然表面上的效果不错,但他们真正收获了什么还要加上问号。教官在行为习惯上可以通过军式化管理产生威摄力,但知识和技能上还是需要教育的理念更新,情景化设计、过程性评价、团队合作化等等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给小学生讲安全教育之心肺复苏,专业性过强,纵然孩子们一个一个进行心肺复苏练习,每人也只能按那么几下,与真实情况相差过大,这么小的孩子可能不适应去抢救类似的病人,但可以教他们能够做的,例如正确拔打120电话,让病人侧翻,呼喊等等,设计真实情景,选择不同角色来体会每个人在紧急关头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或许这样设计会有更大的收获。
时间很急,交流并不透彻,还需要更多时间来消化,但我们只要努力坚持,一点一滴的改变,效果会是巨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