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爱调侃,因为觉得未来总会变好。
现在变沉默,是感到当下无边的恐惧。
中午和朋友聊大兴火灾驱散北京“低端人口”的事,聊完后看任何电视节目都索然无味,在生存面前、在人们绝望却无可奈何的时候,茶后饭余的消遣变得没了滋味。
时下热点,无论是三色幼儿园还是火宅后的驱赶,之所以朋友圈齐刷屏,除了某些别有用心的炒作。大部分的人都是真正的关心、真正的担忧。担心这种人为的祸事有一天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内心恐慌,细思极恐。
关于“三色”
我一直以为,当老师这种事情是个大事,因为祖国的花朵就在你手上。那是一种特别需要责任感的职业,没想好之前千万别冒险。而对幼教来说,更是需要极大的耐心。
小孩生下来是不懂事的,他可能很乖好管教,但也很有可能,他们天性顽皮,调皮捣蛋干坏事,面对这类的孩子幼师该怎么办,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半哄半教育。这对大多数恃宠而骄的小孩是不管用的,那该怎么办呢?
我不是教育学出生的,没有标准的答案,但一定不是用针头对着幼嫩的皮肤狠狠的扎下几针。他们为何如此做,不是他们的孩子,所以对哭泣已经没有感觉了,习惯了?还是学校统一规定的操作?
同事对这个事情很关心,因为她有个快上幼儿园的女儿。这个事情出来后,特地去网上找了针孔摄像头,说以后给她女儿带上。想想这种事本身是可笑的,但信任被击溃的时候谁不是硬生生的承受这社会带来的不安。
更可笑的是,视频硬盘坏了。这才是真正的可怕,情形很明显,官商勾结,背景硬,丑事就能被掩盖。说再多也只是徒然,以卵击石,何必自我伤害。
关于驱逐
刚来北京的时候,我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从公寓被驱赶出来。因为疏散非首都功能建设,公寓都必须得拆除,上千的租户必须搬走。说到底,这倒是件好事,因为逼仄的空间、不安全的设备真的不能再住,只是当时迫于刚来北京的形式才租下来的。
可是,被迫搬走的时候,除了看到几个管公寓的人,并没有任何ZF的官员来象征性的意思意思。不意思就没意思了。
朋友问,人们这是为了什么呢?过着这样不幸福的生活,回老家得了。
我知道的是,学历不高的男人在老家成家生娃了。于是来大城市送外卖、做农民工,出卖劳动力。自己省吃俭用,每月给家里汇钱,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上学,不要像自己一样没文化。
这样想,这样做,有错吗?错在这个社会的发展速度跟不上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速度。所谓人生而平等,为什么要在这愿意付出劳动的人民身上,加上“低端人口”标签呢。
北京人在三环有套房,卖个千万,然后美滋滋的生活着。学历什么的可能也不高。但是人家幸运的生的好,这难道就是我们该嫉妒与羡慕的吗?
有时,悲观的一想,这社会真畸形。就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的问题,也让人厌恶。
我,普通人,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没有炙手可热的高学历,也没有奋起拼搏的强能力,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我不逃避工作、劳动,我想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等价的回报。可要在这个社会好好的生存下去,仅仅有这样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这样的无可奈何,有一天,孩子要上学了,有一天你也可能被一个城市驱逐。即使都没有遇到, 你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公的事情,尤其在强权之下,那重重的锤头压向你的时候,你连头都没有力气抬起来。
《1984》里的温斯顿,所有的反抗意识,就是被一点一点被强权压迫到消失,他没有办法。
不过,无论说多少,我们还是要好好的生活下去,快快乐乐,健健康康,也不要放弃追求,这样才是最大的不服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