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止转
1.内观觉察—2.调整认知—3.做出选择—4.付诸行动
循环往复,从哪里开始都可以。量变引起质变。一旦发生改变,内在能量上升到一个能量级,将不会再逆反。
“我执”:看到认知把自己引向了那一条路。如何看到我执:问问自己,是否开心,是否愉快,如果不舒服就要改变。一通百通的效果。
如果还是没有改变获动力不足,那就是痛苦的还不够。
动力不强:痛不够,呆在舒适区
一、觉察情绪
通过身体反应,情绪反应,期待和需要及信念系统觉察。
二、调整认知
偏见—正见
偏见,把头转过来,偏执了,正念
三、做出选择
接纳自己,接纳他人,接纳世界,接纳后才有时间,空间和力量去选择。
选择后意味着承担责任,要有胆量承担。
四、付诸行动
破除习性(傲慢心,证明心,比较心,玻璃心),破除不良惯性。
七宗罪中,傲慢是第一原罪。
都是自己的习性在障碍自己的行动力。
心力量不强:信任品质不够(对自己不信任,对老师和对心理学不信任)。
自己选择和行动力不够:为他人着想不够,不够痛,喜欢呆在舒适区。走出自我为中心。
看到他人的需要,满足他人的需要,解决情绪问题后,再解决事情。
信息能量场
看到需要—表达需要—满足(投射)需要
重要他人:关心则乱,在乎会引发情绪。
案例:
老师自己被自己孩子质疑:“亏你还是心理咨询师”!自己在意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同时不自信,不认可自己,需要被认可。不被肯定不被认可,引发情绪。
表达:妈妈听到你怎么说,我还是很难过。我意识到自己很在意心里咨询师,你否定我,我有不被认可的感受。我相信,我通过学习以后会变成一个合格心里咨询师的,你愿意帮助我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