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情感
晚饭时候,跟孩子聊到关于上小学的问题。她说:“妈妈,我要去龙泉小学。”我问:“为什么呢?”她说:“因为去龙泉小学,还能天天见到现在的老师。”听到孩子的回答后,我们家出现几种声音。
1、读书要看学校的教学质量,好的小学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2、你们老师这么好吗?以后你见到的老师会很多,你应该做的是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可以回来报答你们老师。
3、要见老师不一定非要去龙泉小学啊,可以周末让妈妈带你去看老师啊。
对,这是对于孩子的这个想法,站在成年人的观点。看似我们只是在简单的在表达我们的想法,但对于孩子来讲并不简单。首先,家长在给孩子灌输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她来说是一种被动要求。要求她要明白大人的世界,成年的道理。其次,家长在灌输的同时,也在剥夺孩子独立思考、与大人平等的权利。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在原生家庭里带给她的这种无形之中的教育、影响。也许有一天,等她成人之后,会形成一种连她自己都不自知的人格。因为,这种原生家庭中带给孩子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她的潜意识中,会毫无感知。
今天中午,我在公司也发生了一件特别让我尴尬的事情。当事人不止我一个。但是受这件事情影响情绪的,却只有我一人。我很苦恼,苦恼于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我却总是受这些连结果都未知的小事而情绪低落?于是,我跟一个学过心理学的朋友聊天。他对我说:“你要放下对别人的期待。”我对别人并没有期待啊,为什么要我放下期待?虽然,我没有对别人在某种欲望上的期待。但是,我突然意识到,我害怕别人对我有负面评价。这个评价的背后,隐藏的就是我对别人的期待。我期待别人对我的肯定,长期下来就形成一种讨好型人格。这种人格带给自己的恰恰是隐形的累,因为你要讨好你周围的、你在乎的所有人。但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你再怎样努力也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无形中,你开始慢慢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人——你自己!你丢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失去了自我,没有了主见。就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自己,有多可悲……
我问朋友说:“我为什么会这样?我应该怎么办?”他说我应该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形成的一种潜意识。我开始回忆我幼年时期的事情,是什么对我有这么大的影响。我有一个妹妹,我妹妹从小学习好,长的漂亮。所以,每次我俩同时出现的时候,就会无形之中被对比。我就是在这种被对比的氛围下长大的。当一个人长期被说不行的时候,假的也会变成真的。我小时候特别害怕考试,因为害怕考不好被比下去。一到考试前我就会准备一瓶泻立停。因为一到考试时,出门前我就会肚子疼,要拉肚子那种疼。然后,手心出汗。后来我就为了克服这种紧张的心理,每次考试前,我就提前把药吃了。直到上了大学,这个药才戒掉。我小时候的事情,我能记得的不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记不清曾经发生了什么。现在想想,可能也是故意让自己抹去了一些东西,以此来让自己强大吧。后来,我就形成了一种凡事看人脸色,处处敏感小心行事的性格。内心无形之中就会萌生对比的念头,害怕失败、更害怕被差评。导致自己内心越来越焦虑,还要假装很坚强。这就是原生家庭改变一个人的力量,非常可怕。
当孩子听到家人的评论之后,产生了一个“不可能”的想法。我于是发表了我个人的观点:1、你能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为这件事做一个决策,有理有据,我觉得很好。2、但是,这个“不可能”我希望能替你解释一下。于是我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孩子放学后,拿给她妈妈一封信,说是学校老师让交给家长的信。妈妈看完信后,默默的合上了。孩子问信上写了什么?妈妈说:“老师说你是一个天才,现在这所学校不能在给你更好的教育了。我们要想别的办法。”
几年后,妈妈因病去世了。孩子在妈妈的抽屉里发现了这封信。信上是这么写的:“您的孩子有先天性智障,建议退学。”
这个孩子叫爱迪生。
我跟孩子说:“不要给自己设置一个不可能的障碍。你没试过,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最后,我们在欢笑中,结束了晚饭。
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基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当你的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请首先反思下自己,不要让我们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