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假如古人用上了区块链技术

假如古人用上了区块链技术

作者: 37ca903bf865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11:15 被阅读0次

    -区块链方法论-

    今天正式开始《区块链方法论》的第二部分“寻根溯源”的第一章节。

    说到区块链,大多数的人说的最多的就是分布式记账。没错,分布式记账是区块链技术中最广为人知的特征之一。但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为什么要采用分布式记账。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分布式记账,与其意义所在。

    还是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说起...

    很早的时候,村子里都没有流通的纸币,拿实物货币金子银子之类交易的又不方便,所以大部分的村里一般都会有一个账房先生,村里人的买卖交易什么的,甚至为别人打工赚钱都会通过账房先生来记账,村里的其他人也习惯了这种账房先生记账的方式,一开始还有人时常去查账,久而久之村民们也都放心账房先生记得账了,就都不查了。账房先生也因为承担着替大家记账的任务,因此不用出去干活出工,额外会有些补贴,倒也是让一些人羡慕不已。

    有一天,小李突然想起查账这个事情,正好闲着也是闲着,就去账房查阅了账本。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账本的支出、收入、余额完全对不上。这可不行,于是小李立马报告给了村长和村里的其他村民。

    捅破了天一样的事情发生了,原来账房先生根本就没有好好记账,很多的账目根本是对不上的,甚至中饱私囊。于是大家商量,选新的账房先生又难保不出现同样的问题,那干脆就轮流记账,大家都来当这个账房先生。

    这下村里的账本由大家轮流来保管记账了,一切又相安无事了,直到某一天,当时负责记账的小郑动了小心思,他平时的花销太大了,所以他想要挪用村里的公款以满足他的私欲。可是他又怕这个事情被后来记账的人发现,怎么办呢?小郑决定烧掉账本的一部分内容,这样别人就查不出来了,回头只要告诉大家这是不小心碰到蜡烛,别人也没什么办法。

    果然,出了这个事情以后,大家也不好说啥,账本就一本,老旧损坏不可避免。可是紧接着,赵六也说不小心碰到蜡烛了;王五说不小心掉水里;张三说被狗啃了...这么一番下来账本的收入支出又不符了,甚至这次连罪魁祸首都找不到。

    大家又开始讨论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经过一番争论,大家决定:既然大家谁来记账或者轮流记账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何不如每个人都记账,一人一本账,每家每户交易过后都要在账本上进行改动,并且要告诉村子里的所有人这笔账的存在,只有大多数的人(理论上要高于51%的人)承认这笔账的真实性,那这笔账才会被记录在大家所有人的账本上,直到这时候才能说明这笔账是真实有效地,并且是被记账成功了的。

    果然,使用了这个办法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发生过账本问题,即便是有人真的不小心损坏了一部分账本的内容,只要找到其他的人去重新复制一份来就行了。

    然而,这种方式还是有问题,一个是每个人都要手抄一本账,那有的人根本就不识字啊,于是就让别人帮忙记录,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不记账又有很多人有好几本账的情况,说到底不还是很容易出问题吗?还有的人懒得去核对别人的账本,不管别人说的是什么他都如数记下,完全不核对。时间长了,就导致大部分的人记得账跟实际情况还是有出入的。而且记账记得最勤的那几个人也有了意见,凭啥你们都不记账就光抄我们的?

    最终大家开会决定,每天早上抽签,把一只签做上特殊的记号,抽到的人来负责当天的记账,其他人只要核对一下,没问题就复制过来。并且被抽中记账的人记得账目真实有效的话是有奖励的,奖励直接体现在他个人的帐下,就像是发工资一样。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记账的人都有积极性去记账,而不是胡乱写一通。

    果然,用了这种方式之后,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能有效地保证账目的真实有效。从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村民们依旧相安无事的生活着。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心里都有点记账模式演变的过程雏形了。实际上呢,我们当前银行的二级清算制度(结算-清算)就是我刚刚讲到的故事里的账房先生记账的方式,而央行就是村子里的账房先生,各大商业银行可以理解为是账房先生手底下的账房员工,负责处理每个村名的细小零碎交易,最后汇总到账房先生手上。

    说到这里我简单的给大家说一说目前国内用到的二级清算制度。

    二级清算制度简单地说就是从商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清算流程。首先我们每个人或者企业或者机构都是直接在商业银行进行我们的结算流程,结算完成之后再由各家商业银行上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清算。

    以我们日常的消费过程为例,不管是刷信用卡、支付宝之类的除现金交易之外的交易过程都是需要先经过商业银行,也就是工商、农业之类的银行,再由商业银行对我们的交易行为进行结算(也就是算明白这笔账到底是从哪到哪),然后进入清算的过程(清算可以理解为处理一段时间内的全部的跨行转账)。

    简单的说就是用户-商家-商业银行-央行-商业银行的过程。基本上现有的所有金融活动,只要有银行介入,都必须要经过这样的“结算-清算”流程。

    央行之所以使用如此复杂的清算流程,其实目的很简单,无非就是加强对资金的管控,做到资金动向明确,有据可查。并且这样的清算体系有利于央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进行宏观调控。本质上说央行就是国家对经济体系进行宏观把控的机构。

    这就跟我刚刚提到的账房先生记账是一个道理,或者说是把账房先生记账的村子放大到了国家,把账房先生放大成了中国人民银行。虽然说目前国家有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对银行进行监管,但是只要他想在账目上做些手脚,理论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们还不能随意的“查账”。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美国的中央银行也就是美联储就做了一件在账目上进行改动的事情。当时正是因为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以图减轻那时候的次贷危机,才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量化宽松”简单地说就是印钞。印制非常多的钞票以应对已经出现的资不抵债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是一个机构说印多少就能印多少的,这是有严格的审批过程的。流通货币的数量取决于当下市场的大环境,这有一个公式可以简洁明了的看到流通货币的数量取决于什么: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M)=待流通商品数量(Q)×商品价格水平(P)/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V)

    这个公式表明了货币需求量变动的基本规律。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公式中的几个条件的情况下贸然的印钞,只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这就像账房先生在自己的名下莫名其妙的增加了大笔的资产。

    我们知道原始社会在没有流通货币的情况下是实行以物换物的制度的,也就是说我用我的东西跟你换你的东西,而货币的出现实则是人们为了简化这个流程,而采取的对物品进行定价的措施,再用货币表示我们每个人拥有的物品的价值,然后用货币去兑换别人手中的物品。这就是流通货币的本质。

    而账房先生在自己名下增加大笔莫须有的资产是会造成村子里的整体货币贬值的(这里的货币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名下拥有的资产,因为我假设的村子里是没有货币的),简单地说原来的村子里账目余额是跟村子拥有的资产总数对等的,而现在账目余额突然多了起来,这必然会导致原来同样的商品兑换所需的货币会更多。这就是通货膨胀。

    当然,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其实也是国家对经济体系的一种宏观调控。但是其行为本质上与账房先生改账无异。

    至于故事的最后提到的抽签决定记账人的模式,实际上就是比特币的价值激励模型。通过系统既定的哈希函数问题决定本轮记账节点,再通过价值激励的方式激励节点的记账热情,使得整个系统能够良好运转,不出现冲突。

    而故事中发生的人手一本账的记账模型则是区块链的记账模型了。我们今天要说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实际上就是“人手一本账”的记账方式。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为分布式记账的意义了吗?

    实际上,传统的中心化记账与分布式记账就是“科学”与“民主”区别,中心化记账效率高,分布式记账可信度强,各有优劣。

    “人手一本账”的记账形式就是在最大程度的保证所有参与节点的权益,也就是民主的极致。

    在目前的区块链世界中还存在这一个“不可能三角”,即安全、效率、去中心化。如图:

    “不可能三角”的含义即是在当前条件下,无法做到完全的安全、高效和去中心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说分布式记账是在牺牲一定效率的情况下保证了系统的安全与去中心化。

    孟子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当下的区块链中也适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区块链看似非常完美但又还未完全普及的原因。现如今社会进步越来越快,人们也崇尚高效,而忽略了安全与民主的重要性。

    拼多多事件我也解析过,回头看来,何尝不也是在高效布局市场的同时忽略了安全监管措施的完善呢?

    当然,“不可能三角”并不是真的完全不可能,只是当前的技术条件还不能完成,但我相信,一旦区块链的效率问题被解决,一定能厚积薄发,绽放出不一样的烟火。

    好了,今天的区块链方法论就到这里了,我的音频首发平台是在领鹿谷资讯微信公众号,视频也会同步在秒拍、微博、优酷等各大视频平台上传,想要收看区块链方法论往期内容的同学欢迎大家前来围观,在各大平台搜索“区块链方法论”以获得最新内容。我是区块链倪老师,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假如古人用上了区块链技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pb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