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阳建:陆游与辛弃疾的晚年遇

阳建:陆游与辛弃疾的晚年遇

作者: 教育学人阳建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03:55 被阅读0次

    我才知道,原来陆游跟辛弃疾,晚年真相遇过。

      老辛自不必说,陆游那会儿也经历晚年几多坎坷,几年之内两次罢官。

      上一次罢官,陆游五十六岁。

      这时陆游终于发现,自己白发一回首,已经离那个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死生的少年郎太远太远了。

      那个时候,自己还觉得世间事大有可为。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就是陆游六十一岁的诗。

      这首诗实在太好,属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厮要成为大宋的杜甫了,还让他在家里待着,实在显得朝廷太不专业。

      更何况陆游如今子嗣多,开支也大,给他官职俸禄,想来他也是可以收敛的。

      朝廷里的衮衮诸公想错了。

      陆游完全不是尔等这般人。

      罢官六年后再次复起的陆游没有半点收敛,六十多岁的年纪,一有机会还是上疏朝廷,要力图大计,要收复中原,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方向。

      忍了三四年,满朝上下都忍不了了。

    这次攻击陆游的折子,罪名更加离谱,四个字——不合时宜。

      妄谈恢复,不合时宜。

      当然衮衮诸公都是聪明人,知道为不合时宜找一个合理的罪名,这罪名叫“嘲咏风月”,言下之意就是你所言的恢复,都是镜花水月,你大言不惭,实则奏疏空洞无物。

      这多多少少算一个罪名。

      朝廷也就欣然接受了这个罪名,把陆游削职罢官。

      陆游再再再次罢官之后,须发皆白,想长歌当哭,又想仰天长笑,他回去把自己的住所改名为风月轩,挥手填词。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成,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这次罢官,陆游足足等了十三年,才等来复起的机会。

      这十三年里,白日间很容易被旧时的衣衫貂裘触动回忆,遂有: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只有一两个猫儿可以抚慰老迈的心,让陆游还能“我与狸奴不出门”。

      可到了晚上,梦中便不消停起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老去的十三年里,陆游仍旧没忘却当初离开家乡志在报效国家的少年郎,仍旧没有妥协半分。

      直至韩侂胄北伐。

      韩侂胄北伐之前,大肆动员了主战派的新老名士,辛弃疾也好,陆游也罢,都在动员范围之中,也是在那两年,陆游与辛弃疾在临安相见了。

      这两人把臂同游,两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目光碰到一起,硬是能点燃江南的每一条河流、每一簇溪水。

    当韩侂胄的北伐决策终于敲定,辛弃疾虽然知道这人不靠谱,还是决定前去献策,陆游给辛弃疾写了诗: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天山挂蒲或少须,先挽银河洗满华。中原麟风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但令小试出绪余,青史英豪可雄跨。”

    就是说老辛你才比管仲乐毅萧何,此去一定要让占据中原的跳梁小丑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辛弃疾揽诗大笑,只可惜老辛纵马去后,并没有机会真的主兵一方。

    韩侂胄问完策,便顾忌辛弃疾会争他的功,只是想把辛弃疾当成一个标志而已,一心一意专权,把辛弃疾摁在镇江驻防任上。

      于是乎北伐的东西两线,西线叛变,东线私下议和,而所有中层底层的士卒大量无辜枉死,辛弃疾只能心如刀绞,在京口北固亭写词。

    写“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写“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写“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写“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同样垂垂老矣的陆游走出门去,迎着风中传来的大败消息,泪洒秋风。

      而当韩侂胄最终认清局势,即便来一个辛弃疾抢功,那至少是有功可抢,于是他三番五次请辛弃疾再次出山,把军事决策、军事指挥的权力也分给辛弃疾很大一部分,终于请动了他。

      但奈何辛弃疾已经很老很老了,再也没能回到沙场。留下两声心犹不甘的“杀贼”,含恨病逝家中。

      用人无方、行差踏错、北伐失败的韩侂胄,又踏入朝廷内部权争,也成了金人议和的条件之一,奸贼策动禁军发动政变杀了他,将他的首级用匣子装盛起来,送往金国,去给金人当孙子请和,是谓“函首安边”。

      远在山阴的陆游越发孤愤,这一腔孤愤在两年后酿成大病,夺走了他的性命。

      只剩他八十五岁临终的绝响,响彻一代代少年人的耳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后记:

    正是这首诗,激励陆游的子孙矢志报国。

    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初六日,宋蒙最后一战——崖山海战宣告结束。

    此战,宋军惨败,陆秀夫背着南宋末代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正式灭亡,十万大宋军民浮尸大海。

崖山海战

      陆游的玄孙陆天琪就参加了崖山海战。

      宋军兵败之际,陆天琪投海自尽。

      南宋灭亡的消息传出,陆游的孙子陆元廷得知消息后,忧愤而死;陆游的曾孙陆传义,同样绝食而死。

      陆家三代全部壮烈殉国,与宋同亡。

      陆家子孙用自己的生命,彰显自己的忠贞与臣节。

      大宋有负陆家人,陆家却从不曾负国!

相关文章

  • 阳建:陆游与辛弃疾的晚年遇

    我才知道,原来陆游跟辛弃疾,晚年真相遇过。 老辛自不必说,陆游那会儿也经历晚年几多坎坷,几年之内两次罢官...

  • 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

    相较于辛弃疾,陆游的一生已是顺遂许多。两人生辰仅相差十五年,辛弃疾在66岁时溘然长逝,陆游享年八十五岁。相似的是,...

  • 《中国文化课》 (二)

    苏东坡之后是陆游,陆游以后是辛弃疾,以后是我们中国最优秀的女诗人李清照。 宋代,就是由这些人组成了。 给伟大的,宋...

  • 杜氏五高与陈傅良(杜氏五高轶事之四)

    乡贤杜氏五高为南宋一代才俊,交游甚广。不但与陆游、陈亮,辛弃疾、朱熹等为友,而且与永嘉学派的领袖陈傅良、叶适也往来...

  • 刘禹锡:二十三年万木生

    在群星璀璨、英才济济的年代里,常会有一些性情相投,才华与理想彼此契合的人被世人合称。如南宋的辛弃疾和陆游并称“辛陆...

  • 晨会14《大材小用》

    各位家长、宝贝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下知妈成语第七节《大材小用》,陆游的好友辛弃疾,才能出众、在陆游眼里、...

  • 《游山西村》现代版

    宋朝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主张抗金,但始终没有得志。晚年的陆游被罢官还乡,失去官职,回到了故乡绍兴。路...

  • 遇建

    一 实习内容 我们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课堂与实习工作进行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提高我们素描和钢笔...

  • 历史故事——但悲不见九州同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晚年病重之时,医家都不下药了。诸亲好友知道后纷纷前来探询。 后来,陆游已经不能说话了...

  • 梦想骋良图——辛弃疾

    辛弃疾一生有理想和抱负,戎马倥偬想为朝廷拼尽力干一番事业。可南宋没有收复失地的决心。 晚年辛弃疾对昔日往事回忆,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建:陆游与辛弃疾的晚年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wrq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