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焦虑,经常熬夜。
我喜欢待在房间里看书,不工作的日子,一天大概能看完四五本正常厚度的书。听起来是件好事,但令我焦虑的是:读完了书留在我脑子里的知识印记非常淡。
记得有一次,跟朋友聊到茨威格的代表作《陌生女人的来信》里收录的茨威格另外两篇经典的其中一篇《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我们对坐在咖啡馆二楼,朋友激动的不停开腔。
"你看了没?"
"看了,是上周末看完的。"我说。
"哇,太精彩了!"他举起右手,用食指不停在我眼前比划。像画家在完成一副肖像画一样。"单单是观察赌徒的手,茨威格就可以把它描写得出神入化,抓钱的动作就可以暴露出人的性格。他写的不是手,是人性,人的本性!这是一场必输的救赎!"
"嗯…对…,不错。"是不错吧,除了不错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我装出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在一旁和稀泥。这24h里,我只记得他俩打了一炮,因为男主死性不改重反赌场,女主坐上火车离开了。事实上这个故事的细节早已经被我忘得一干二净。
和朋友在咖啡馆分开以后,我回家尝试换了另一种阅读方法:一个星期只看一本书。我确实就这么干了。一星期只看一本书,我反复琢磨、仔细专研,只坚持了一个月就败下阵来。效果微乎其微,一段时间用不上这些知识又会很快忘记。
那段时间我一直馅入深深地自我怀疑,期间有两个月一本书都没读,生活中也获取不到什么人生阅历。根据所谓的「红桃皇后定律」:你必须拼命奔跑,以保持在原地。否则就会掉队,落后的个体会被淘汰、消亡、灭绝。
为了找到解决这种焦虑的办法,我研究了对我和我身边的朋友都有很大影响力的两个人物:罗振宇和白岩松。
他们都有过"央视"的经历,他们所达到的高度肯定远超我这样的市井小民。就不能在哪里改变这个境况吗?我想在这两个极端找到一个可以让我继续轻松阅读下去的平衡点。
罗振宇历任CCTV:《商务电视》、《经济与法》、《对话》制片人。
白岩松任《新闻周刊》、《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1+1》制片人。
罗振宇曾经在央视待过一段时间,后选择辞职创业。他和他的团队为中国知识的创新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推出主打知识服务的App「得到」,让他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是收获了不少用户喜爱。
白岩松现在依旧在央视里,他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去年3月,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的特殊津贴。
他们勇敢、有高学历、高智商、能快速看清事务本质,善于整合资源。所以我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问题的,带着这个好奇心,带着求知欲,开始了我的研究和思考。
[效率,是这个宇宙的总法则。]
在《十三邀》创办的第一季第一季,许知远邀请了罗振宇进行访谈。
许知远:"你有没有担心,比如说,你做的对知识的很多再次转述和传达,把知识变得过分实用化。好像读完它,就变成了某种速成。但人生从来不会如此。"
罗振宇:"人生从来如此。"
许知远:"你觉得人生从来如此?"
罗振宇:"当然。这个世界,其实我们是在追逐效率,其中就包括提升自己的体验,丰富自己知识的效率。而互联网,就是解决这个空间问题。效率,是这个宇宙的总法则。"
「效率,是这个宇宙的总法则。」罗振宇推崇用互联网思维来读书。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是爆炸的,所有信息一起朝你扑过来。要想有所成绩,必须要不断保持生产力。
2012年开始,罗辑思维每天60s的公众号语音推送,到现在的粉丝数破千万,可以说,没有罗振宇每天60s的语音,罗辑思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可能都站不住脚跟。
所以什么是效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日复一日的坚持,一分钟时间不长不短,刚好可以表达清楚一个观点,是读者可以接受的碎片化时间,加上抓住了公众号的机会,所以罗胖成功了。
[现代人有知识,但没有智慧。]
白岩松2009年在宁波大学的演讲上说到:「现代人有知识,但没有智慧。」
白岩松说:今人虽有百度、谷歌,获取咨询与知识极其容易,但有识无智,只有知识却少有智慧。古人获取知识不易,但多智少识。......可能是现代人都盯着屏幕,古人只能仰望星空吧。
「知识易取,智慧难得。」这是白岩松的观点。
《道德经》是我的生命之书。在每一个生命历程都能和它碰撞出火花。白岩松说,每次看《道德经》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现在这个时代获取知识太容易了,以至于让人们都"没空"思考。
白岩松说,"读书要从无用开始,多做无用事,多读无用书。"不把读书物质化,减少目的性。
[兼听则明。]
将名人神圣化,再拿着他们的那一套学习方法,不加入自己思考,贸然决策定位自己不是我想要的。我们作为普通人,应当如何取舍?
如果你平时阅读量比较大,你也许会发现,好的知识点你总能在其它的书上找到。即能加深映像,又能把知识串联起来。这就是罗振宇说的效率的好处。
"无用书"并非无用。
周国平说,互联网时代尤其需要读名著,因为信息时代,如果不打好底子,对信息就会失去判断力。
这大抵就是白岩松所说的"无用之书"吧。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我想把这句稍微改动一下,"尽信名人不如无名人"。略显俗哈哈。
而我的看法就像美剧《瑞克和莫蒂》里Rick所说的那样:
"我并不认为,到一个商业街里租来的办公室来,听一个典型的平庸之辈,给我解释哪种词表达哪种感受,可以解决问题。我觉得这能让很多人安心,并且不再恐慌。这是一种,待宰动物才需要的心态,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不是说罗振宇和白岩松平庸,事实上,他们都很有成就。我想说的是,我们必须要避免自己拥有这种待宰动物的心态。
那怎么办呢?我总结出四个对我自己有帮助的方法。
1.时间质量
2读经典
3.术业有专攻
4.多思考
1.时间质量
如果能把看我平时看抖音、打王者、刷微博的时间省出一部分出来,我能用来看书的时间就增多了。我时间的质量就能够得到保障,我就能更快地成长。
2.读名著
名著之所以能称之为名著,就是因为它所包含的知识经过了时间的敲打和历史的沉淀,通过阅读这些书,来塑造我们的价值观。通过阅读这些书,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让我们从中汲取营养,让我们变得更有智慧。
例如《一个女生一生中的24h》里,就算我已经把书中的所有细节都忘记了,也明白了不能滥用恻隐之心,不要总想着去拯救一个赌徒,要明哲保身这个道理。
这里说的名著是指:《老人与海》、《茶花女》、《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了不起的盖茨比》、《刀锋》、《基地》、《双城记》、《耶路撒冷三千年》等等。
3.术业有专攻
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虽说很多杂书都值得看,但如果你不是自由职业者,很可能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看杂书。因为「书只是你成长的工具之一。」如果书能和你的工作联系起来对你的成长会更有帮助。
非专业的知识千万要小心,你很难判断什么样的信息是正确的。
举个例子:
你很有可能会认为学了几个心理学的效应,读过几本心理学的书,就理所当然自己可以帮助别人进行心理咨询。不可能的。没有经过学校的系统知识培训,学心理学容易"走火入魔"。倒不是我说心理学的书有什么问题,也不是把它夸张神话,而是你看完后不免会有这样的想法。会不自觉的把书上的内容套到现实里来,而这常常是十分危险的。
术业有专攻。找到你想了解的领域里最专业,最权威的专家的书来阅读。
我不认同白岩松先生所说的"不把读书物质化,目的性不能太强。"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你读书之所以有"目的",是因为你想要了解的知识能对你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4.多思考
学知识一定不能浮躁,读书并不是读得越多就越好。在你能理解的范围内,一天读七八本书都完全没有问题,随便你读,怎么高兴怎么来。但是遇到还不能理解的新的知识点,要去做笔记,找出你认同或是不认同的观点,去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写感悟。遇到能让你触动的点,不要放过,继续深挖。你思考出来的答案越多,你的收获就会越大。
因为大多数时候让你感到有知识焦虑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你没有带上脑子来思考。」
可能你看完这篇文章,心里会想,妈的。多读经典、多思考还需要你来教我吗?啰里啰嗦半天,你的方法还不如我去学学罗振宇或者白岩松依葫芦画瓢呢?
罗辑思维公众号每天更新一个知识点,你每天都在学习,有没有自己总结学到了什么?能不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现实中来?或者说你正直青年整天就抱着本《道德经》寻找真理?
《哈利波特》亚瑟·韦斯莱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相信任何能够独立思考的东西,除非你看清了它把头脑藏在什么地方。"我把这句话视为真理。
我说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你,这是必然的。文字总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你需要做的是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而不是被动学习、被迫吸收。
知识好比树木。参天大树是怎么长成的?早期一定是需要有人浇水、施肥。成长到一定程度后,要想存活下来,它的根就必须要往更深处的地底扎,寻找更肥沃地土地。
诸君珍重,望来日富贵相见。
是什么让你感到读书无用?你不妨停下脚步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