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咱们十亿人口,总存款额220亿;40年后的2018年,金融业总资产约260万亿,增长约12000倍;年化增长接近30%!
为什么不用M2呢?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修饰过了。目前用金融业总资产来反应货币发行量暂时还是比较靠谱的。
纸的幻象对应面是资产,那么资产端40年来的膨胀量毋庸置疑要用老大们极为重视的GDP来反应,这是实打实的财富家底。
40年来,我们综合国力GDP的增长是多少呢?1978年GDP是3678.7亿;到了2018年的GDP是90万亿,增长244倍,年化增长14%。
货币膨胀12000倍,资产端膨胀244倍,看到这里?没有修养爱财如命喜欢钻牛角尖的我习惯性的骂了句:“大爷的!财富原来是水做的!”
回到刚开始的万元户问题。
货币的增长年化-资产的年化增长率(30%-14%)=16%,也就是我们过去所有存量财富每年都在承受着将近16%的通货膨胀!
扣去5%的无风险利率,也就是存量财富过去40年每年在经受着约11%的缩水。
40年论,这个万元户一共缩水到10000X(1-11%)40次方=94.5元,残存不到1%,在北京一个偏僻的夜市摊撸个厕所钱都已经不够了。
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有人烟的地方,我们看到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除了当年的万元户之外;当年那批下海的大批企业家;哪怕是98年之后风光无限的那群人物们,如今还能剩下几个?
所以财富不过是一场骗局!通货膨胀也并不是官方的5%,应该在12-14%左右,很多理财观念都是错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