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习惯性思考的人吗?
当你看到“思考”这个词,你是否会回想起小时候,父母或老师谁曾教过你建立好的思考习惯呢?
我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没有人教我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因此,直到现在,我并不习惯于经常性思考。
有句话说:“思考是一个人的灵魂。”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习惯性思考的人呢?
粥左罗在《学会写作》一书中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习惯性思考。也许读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会对这一概念有更深入地理解,并明白如何锻炼自己成为一个习惯性思考者。
简单来说,要想成为一位习惯性思考的人,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培养思考的习惯,使思考成为如同吃饭、喝水、呼吸、睡觉等行为一样自然。
书中介绍四个锻炼思考能力的方法。
第一,寻找事物的本质
书中强调对待万事万物,我们都要有一颗好奇心去追问本质。因为习惯性地追问事物的本质,能够更好地提高思考的能力。
比如,我现在看的《学会写作》这本书。其实,我在看之前,我就先思考写作的本质是什么呢?我看这本书的本质又是为了什么呢?当我想明白这两点之后,我就开始看这本书。
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来探寻事物的本质。我常常和孩子们玩一个游戏,我们会随机选取几样物品,例如书、手机、一张面巾纸等。然后,我们会思考这些物品的共同本质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游戏,我可以引导孩子们发现不同物品之间的共同特征,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第二,为知识建立链接
当我们致力于学习某个知识点时,应当努力将其与相关的知识点建立联系,并深入思考它们之间的共通特性。这样不仅能够使新学的知识点更为稳固地扎根于我们的记忆中,而且还能促进我们对知识体系的整体理解与把握。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习惯性思考的概念,让我深刻领悟到思考应当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如同每日刷牙洗脸般的自然。回想当初,我如何养成每天刷牙洗脸的习惯,其实关键就在于初始的刻意为之和后续的持续重复。同理,要让思考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也需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多去思考,甚至通过记录来加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应用所学的知识
罗素曾说过,许多人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意思考。
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满足于对事物的浅层理解,而忽略了深入思考的重要性。若我们能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实现学以致用,便能促进我们进行深入地思考。
我们会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在应用过程中寻求进一步优化,以此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还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与智慧。
例如,当我阅读书籍中关于“写作高手要如何思考”这一部分时,我立刻思考如何将其巧妙地融入我的文章中。于是,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反复研读,逐渐领悟到了其核心要义。书中强调了成为一个每日思考的人非常重要,并提出了寻找事物本质、为知识建立链接、应用所学的知识、懂得批判质疑这四种方法来提升我们的思考技能。
所以,接下来我就可以通过这四种方法进行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
第四,要懂得批判质疑
铁岭老师曾说过:“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同样,这一原则在学习过程中也同样适用。
当我们接触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节课时,我们应当学会思考,里面讲述的内容是否总是正确的?是否存在例外情况?又是否有什么其他潜在的原因?
我们不能仅凭看到某个知识点就轻易地认为它就是事实的全部,因为很有可能存在与之不同的其他知识点。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接受表面信息,而是要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分析。
例如,当我看到这部分内容时,我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将其与我之前读过的《学会思考》和《如何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两本书中提到的方法进行对比。通过比对,我不仅理解了当前内容,还进一步关联了之前学到的知识,形成了更加完整和深入地理解。
总的来说,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的重要性远超我们的想象。只有坚持不懈地锻炼思考能力,我们才能逐步提升思维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养成习惯性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