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健康:教师的人格魅力

心理健康:教师的人格魅力

作者: Annie刘 | 来源:发表于2024-01-07 06:11 被阅读0次

    为什么有的老师孩子们很喜欢围着?为什么有的老师孩子们都敬而远之?为什么一样的课堂不同的老师上却有不同的风格?为什么一样的话却得到了不同的效果。我想是因为人格魅力的原因吧。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有的老师很有能力,却不一定有人格魅力,而缺乏人格魅力,即使再有能力,孩子们对老师的印象也会打折扣。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是只有活动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的,无论什么章程与计划,无论什么巧妙的设施,哪怕想得怎样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十分重要。

    在陶新华教授看来,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基础是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果教师的心里不健康,是不可能成为学生、家长和同事欢迎的教师。目前社会中,在我们考教师资格证或者招教考试中,并没有对教师心理健康作出检测,即我们不知道学校招聘进来的教师其心理是否健康。或许这样的话会遭到批判:心理不健康的人怎么会当教师呢?有人说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心理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问题。每个人成为的家庭背景以及所接受的教育经历不同,心理上存在问题不是影响其考教师的依据。但是当一个人成为教师,其心理是否健康影响他在工作生活中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会影响与学生和 同事之间的关系。

    书中给出了A教师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客体关系对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A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期——12周岁前——缺少父爱,一直生活在充满偏见与冷漠的环境之中,以致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形成了自卑、多疑、敏感的性格体质,导致了她在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的不顺利。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心理状况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力量,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如在课堂上保持热情和活力,可以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提高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相反,如果教师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或暴躁易怒,就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思维受缚。此外,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作用,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愉快地向教师学习。这样一说的话,我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产生了怀疑,我们在课堂上的一些情绪暴躁行为属于正常反应吗?或许不属于吧。因为我们老师的行为被学生观察在眼里,甚至他们也会模仿。当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一些失控行为,会引发学生产生情绪困扰,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陶新华教授认为: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他给出了积极主动寻求帮助的有效方法:第一,自我调节,建立积极的关系资源,修复和提升自己。第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寻找朋友或家人的支持和帮助。第三,寻求专业支持。第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

    教师是育人的一项职业,教师只有自己活的像人,才会对别人产生影响,产生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说到底,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的是人而不是“分数”。如果将“分”抬的比人的地位高,我想我们应该是偏离了轨道。作为教师我们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是只有我们的“专业”,也包括我们的“人格”。我们的教学内容会发生变化,但是我们的人格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却不会变,如何让这种影响扩大化,最重要的是提高我们自身的人格魅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教师的人格魅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aw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