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一节对就业、货币、利息与资本主义过程的奥地利学派解释后,本节将重点批判凯恩斯理论的根本缺陷。但必须注意,凯恩斯理论的论证的确如霍普所言,“抛弃了逻辑”,所以非常难以理解。(不是“论证错误”,而是“抛弃逻辑”,这点请注意)
一、就业
首先,凯恩斯声称自由市场上存在“非自愿性失业”,比如当劳动者拒绝降低了的工资价格。但凯恩斯忽视的是,在自由市场中,每个劳动者都可以自由选择——包括主动降低真实工资价格,以及拒绝工资条件而辞职。既然确实出于劳动者自己的选择,那么按照“自愿”的通常含义,非自愿失业就不存在于自由市场(同样,“非自愿就业”也不存在)——除非凯恩斯勋爵尽情地更改词汇的含义以达到他所喜欢的解释。
但这还不够,凯恩斯甚至在断言均衡条件下“非自愿失业”也是有可能的。可是按照均衡的定义,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生产要素都得到了最经济的利用,并且这种生产模式被恒定不变地反复使用。那么,凯恩斯在批判自己早期《货币论》时所声称的“在特定条件下,低于充分就业的体系可能存在于均衡之中”到底又是什么意思呢?因此,正如黑兹利特所批评的,凯恩斯对失业均衡的断言,在表述上就是自相矛盾的。
二、货币
接着,凯恩斯在对货币的探讨中,把对货币的功能,简洁又稚嫩地表述为:“微妙地联结现在与未来”。然而,货币仅仅是交换媒介;时间偏好,作为行动的普遍范畴,才联结了现在与未来,并将其具象化。
基于对货币本质的误解,各种混淆也就接踵而至。凯恩斯用心理学因素解释“货币需求”,赋予“流动性偏好”或“窖藏倾向”的术语——利息,就成为“不窖藏的报酬”,是“放弃流动性的报酬”。由此可见,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成了对投资生息资产的厌恶度。但这样的解释显然和价格理论是不相容的,因而错误百出。可是凯恩斯又继续宣称:“只要有失业,就业量就随货币数量发生同比例改变。”然而由上一节可知,货币存量的变化,最终并不能对就业状况带来任何改变。倘若就业真的增加,要么是真实工资率上涨,要么是雇工愿意接受更低的名义工资率。
三、利息
从均衡中货币消失而利息未消失这一点,可见利息必然是实物现象,而非货币现象。
凯恩斯理论对变量之“函数关系”与“相互决定”而非“因果关系”的讨论,必然使其利息理论陷入不可避免的自相矛盾。如上所述,一方面流动性偏好(与货币供应)决定利率,因此货币需求增加将提高利率,从而导致投资削减;另一方面,他描述利率为“放弃流动性的奖赏”,主张货币需求由利率决定,利率下降会导致现金需求增加,从而导致投资削减。然而逻辑上,导致投资削减的原因不可能既是利率上升、同时也是利率下降。
由于凯恩斯认为利息是纯货币现象,那么自然就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操纵利息(假设没有类似于金本位这样的商品货币本位的限制),从而通过将利率不断下跌至零,以实现资本财货的极大充裕。若资本财货不再稀缺,那显然消费财货也是不稀缺的,它们就能成为像空气一样“自由财货”了。于是,凯恩斯断言,在一代人(居然这么久?!)的时间里,“一想到通过增加资本存量使之不再稀缺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利益,我自己也为之动容。”多么美妙的伊甸园!
那为什么“伊甸园”不能实现呢?一方面,是金本位挡道,使信贷难以扩张,就如凯恩斯在《通论》中所述:
银行制度可以创造信用,产生投资,而没有真实的储蓄对应的观点,也即,储蓄与投资……可以互不相等的观点,我想,可用光学错视来解释。
另一方面,即针对降低利率既增加、又减少投资的原创看法,凯恩斯大胆地推出一个阴谋论:由于利率越低,对资本家投资的激励也越弱,因而其利润相应减少,所以他们试图破坏并阴谋反对任何重建伊甸园的尝试。可见,当代的资本财货之所以稀缺,全是那些有着“动物精神”“赌徒天性”“强烈的发财嗜好”的资本家的错!
同时凯恩斯勋爵又“英明”地指出,商业世界是由“不可控与难驾驭地心理”所控制的,私人投资市场处于“茫然不知所购为何的购买者”以及神秘莫测之市场情绪的影响,而非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作合理估计的投机者之影响;私人投资者的决策,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神经及情绪正常与否,甚至消化是否良好以及对于天气反应如何”。因此,凯恩斯作总结道:
政府,其目光长远且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能够计算出资本品边际效率,必须负起更多直接投资之责。
我感觉凯恩斯勋爵是疯了。
四、资本主义过程
就以凯恩斯公然鼓吹“投资社会化”的立场,他显然不配称为“资本主义者”。对于凯恩斯而言,资本主义意味着危机,其理由有二。
第一个原因,凯恩斯认为,经济过程大体由资本家决定,他们“大多对所购之物茫然无知”,并合谋“让东西稀缺”,所以经济不可能平稳——因此商业周期是心理决定的现象。这肯定是不可理喻的。商业周期是明显真实发生的事件,唯有行动才能影响真实事件,故只有行动学理论才能解释商业周期。这也就是说,心理学说对解释商业周期是毫无增益的。
第二个原因,按凯恩斯的说法,就是资本主义存在固有的停滞倾向。由于他主张“是消费限制生产,而不是生产限制消费”,所以他认为:停滞源于消费匮乏。由此得出结论:越富裕的社会,不消费越多,“停滞”现象越严重;而较少消费的人,即富人,应当为此承担最多的责任。
虽然凯恩斯无法解释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有的人或有的社会能比其他人或其他社会先富,但凯恩斯就是相信上述理论是正确的。因此,除了“投资的广泛社会化”,他还建议刺激消费的措施,尤其是要将收入从富人(低消费倾向者)再分配给穷人(高消费倾向者)。
为了提高收入,又要如何才能同时促进投资与消费?凯恩斯自己创造了下述定义:“收入=消费+投资;储蓄=收入-投资;因此,储蓄=投资”;所以超出给定收入的消费与投资的同增同长在概念上不可能。我本人无法理解这种解释如何成立。不过按照霍普的论述,凯恩斯把“储蓄”一词的定义又偷换了,悄悄改成了窖藏(即既不花在消费财货上,也不花在资本财货上),于是“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来了。由此,按凯恩斯的观点,既然储蓄是未花掉的钱,那么简单地通过政府创造货币的手段,辅之以某种特别的印钱计划(以防止私人部门将这些现金窖藏),把这些钱都花掉,那么资本家就没有动机保持资本的稀缺性了,消费与投资的一并增长就不成问题了。
但妙论远不止于此。凯恩斯坚持相信,钱“不在此处花便在彼处花”的观念是错误的;某些经济财货完全可以单纯地不知所终。正如《通论》里所讲的:
打个比方,个人储蓄行动意味着今天决定少进一餐,但他未必决定留待一周或一年后用于进餐或购鞋,或在任何特定时间消费任何特定物品之用。因此……个人的储蓄行动不是以未来的消费需求替代现时的消费需求,而是使这种需求净减少。
然而,人对收入的分配,总归划为三类:消费、投资及现金。这样才穷尽所有可能性。而现金需求的增长并不影响真实收入与真实消费-储蓄比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