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内部总是对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爱感到困难。
换句话说,当我们总是不被“看见”,自卑感就油然而生。
不少人在有了独立的经济能力之后,开始进行所谓的“报复性补偿”。
比如买很多衣服不穿,最后带着标签送人;连续一个月买自己小时候渴望但吃不到的食物,直到吃吐为止;买各种玩具补偿童年遗憾等等。
这些行为都是在为早年的心理匮乏买单,但往往短暂的满足过后,内心依旧空空如也。物质的满足,解不了精神的饥渴。
每个人都曾经生活在母亲的子宫里,那里是一个黑洞,但却能够提供全然的满足。出生之后,需要一个功能完好的养育者继续满足我们原始自恋的需要,这就是婴儿被“看见”了。
足够敏感的母亲,直接在身体上就会识别和感知到婴儿的需求并立即满足。这对孩子早期与外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都至关重要。
温尼科特在治疗一个早期创伤的女病人时,使用过这样的方式:他会在窗帘后面守候这位年轻的女病人。当她来到门前,举起手准备敲门时,温尼科特就打开门,仿佛她希望他出现的愿望,真的把他创造了出来。
温尼科特对病人的理解程度极其深刻。他“看见”并满足了她想要创造出一个可供自己使用的妈妈的全能幻想,这成为他们治疗的起点。
从大师的治疗思路我们可以得知:在生命的早期,看见孩子,提供自己被孩子使用,才能跨越原始自恋的需求,帮助孩子迈入下一阶段的成长。
同时,看见、满足和回应孩子,能够增强他们的现实感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能力,而不是继续待在幻想世界中。
这正是很多自卑者的症结所在,因为现实的残酷,总是会挫败幻想中的美好。他们总是以幻想为标杆,去衡量和看低现实里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