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名程序员,我在2017年年初走上了自由职业之路。自由职业,在我周遭的人中并没有见过,根据我的片面调查,在国人当中其实也相对较少。想到这里,我是不是该小小自豪一下?不,好像也没有那么高兴。为什么?
缺点
- 焦虑
- 工作时间长
- 封闭
焦虑 - 绵绵不断
焦虑,这种感觉会始终伴随你。自由职业,其实就是自产自销。自己去找客源,自己生产,最终卖出去。所以当销售的那种靠一单单吃饭的感觉自然就很明显。也许这个月接到一个大单,一开始你会兴高采烈,觉得「恩,这个月算是有饭吃了!」,不过,别急,还没到这个项目收尾,你就开始担心「呀!下个月靠啥吃饭哪?」
走上这条路的起初,这种感觉最为明显。等到慢慢积累了一定的客户,会有所好转。但是呢,你总要想,下个月是不是应该再多赚一点?万一这个客户没伺候好,没有下一次了怎么办?这么着,你就又开始焦虑了。
你要问,有没有办法减轻这种焦虑?很简单:
- 放弃一口气吃成胖子的幻想,毕竟希望和现实的落差就是焦虑嘛
- 对自己诚实一点,今天懒惰就必然没钱赚,别后悔也别灰心,要知道自己这些行为的结果
- 想清楚自己的战略目标,不要为一天的得失坏了心态
工作时间长 - 敢不长吗?
开始自由职业之后,一直都觉得自己被低估了。被谁低估了?首先是被市场低估了,没有拿到让你开心的价格,其次是被自己低估了,每一次偷懒都像是在说「诺,你看,你的时间不值钱」
坏就坏在这被低估上,为啥?因为自尊心收到了伤害?「我就这点斤两?」按谁身上,也受不了天天被自己这么质问。行了,那还说什么,咱就干活去吧。
然后你就看是接更多单,接了就得做完,还得尽快做完,然后你就看着自己每天睡觉的时间比以前上班还晚。为什么?上班的时候在领导面前能混就混嘛,时间能拖就拖,反正工资照拿。现在可不一样了,时间就是金钱(这话谁说的?一定是老外,所以他们才爱按小时付费),能今天做完的绝对不想拖到明天。
所以最终回头一看,干嘛一定要让自己工作的那么长时间?停下来想一想,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改成,「敢不敢少赚一点?」,答案当然是不敢...
工作时间长这个事情,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调整的是,如何让单位时间价值更高。要做到这点,还是要强调个人发展的战略思考。首先不断寻找增值点,其次要能忍心把时间拿出来进行学习投资。
封闭 - 自作自受
在人际交往上,我是封闭的。自由职业这件事情,让我在封闭这条路上走的更远。要问我是否为此感到痛苦?有一点,但不多。
最让我痛苦的是,由于缺乏日常的沟通交流伙伴,我的独家故事和消息骤降到零,以至于我在和老婆的交流中,少了很多谈资和话题。人嘛,大家毕竟还是更好奇周遭其他人的事情,对于远在异国他乡的客户,和其他冷知识,要提起兴趣来还是有难度的。
不多,因为我的个性使然,对于沟通本不是享受的那类人。我的强目的性驱动,导致我总希望沟通是能够速战速决、斩钉截铁的。这没什么错,但它却是决定了我不是话匣子,也不爱话匣子。曾经有一度,我觉得改造自己是没有限度的,并且希望自己有机会也可以口若悬河,左右逢源。现在想来,这也是一口气吃撑胖子的想法。
这么一想,我是主动让自己掉进这封闭的洞穴里来的。是不是要刻意走出来,如何走出来,这都要顺其自然,期待整个人的状态在未来回到了需要交流、渴望交流的点,但也享受现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如何自处,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好多功夫要下。
优点
视野 - 用市场的眼睛
视野的扩展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起初以为自由职业就是不断把之前的知识技能来出来卖,换一口饭吃。泡的时间久了,慢慢发现在一个鱼龙混杂的市场之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需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产品,每天都有机会发出感叹「我去,这都有人要做?」
视野是相对的,我现在的视野的上限是我所处的市场的视野。能解除更多的人和事,自然而然就会积累更多的视野。更关键的是,在自由职业市场中,需求是非常直接了当的,其中是可挖取的商机的可能性极大,如何从中找到有趣和有用的东西, 进而提升自我价值,是非常值得琢磨的。
视野是分等级的,底层为家庭邻里视野,往上是公司部门视野,再上是市场行业视野,更上是国家历史视野。氛围是产生视野的源泉,要说视野这东西,最让人无奈的就是,它多半是一个被动产物,并不是我哪天说我想提高视野,就能做到的。因为你很少能迅速改变自己的环境,环境的变迁总是循序渐进的。
自由职业市场的视野,是小公司的视野, 是千千万万全世界小公司的视野,他们很多只有10人以下的团队,但是他们活着,拼命想要成长。最终有些死了,有些壮大了。也因此,这个市场的视野分为两种,一种是初级的基础的视野,另一种是未来的希望的视野。而对于向我们这样的自由职业者,最大的矛盾就在于,你得在初级基础中谋生存,然后在未来希望中谋跃进。
驱动力 - 你自己的目标
成为自由职业者,最大的变化是,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结束任务,放弃战斗;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时候放松自己,偷得半天闲。不再有监管者,仿佛是动物失去了天敌,精神压力在一开始一定是放松的。
这个时候很关键,如果你能抖擞精神,让自己行动起来,你就开始进入自由职业的节奏,一仗接着一仗地打。如果你继续放松放松再放松,那就离回去找工作上班不远了。找工作上班本并没有什么不好,对于绝大部分人其实是更好的选择。
此处,最大的区别在于如何驱动自己。剔除了每月定时的「午餐」,剔除了老板的一双眼睛,剔除了一群争权夺势的同事,你的世界开始变得单纯清净,你的目标有机会变得更加清晰,你到底有没有目标也更加清晰。
然后,究竟如何驱动自己?打开了视野之后,你要选择你的路,设计你的路。目标驱动,就是目标驱动。你个人的目标,没有妥协,没有还价,只要你愿意去设定这个目标,它就比之前任何 KPI 之类的都要有鞭策力。
选择和失败 - 常态化
过去正常坐班的时候,你的选择无非是要不要换工作,要不要去提涨工资,也许你在这些时候都会略带紧张,诚惶诚恐。这都很正常,因为这样的机会不太多,我们不适应。
自由职业在起步阶段很让人不适应的有两点:
- 选择
- 失败
你会发现选择和失败大规模向你袭来。每天,你都要选择投哪一份工作,用什么样的措辞,是不是要和这个客户续一份合同,要不要拒绝哪个客户,几个项目能不能穿插进行。每天,你也要经历很多个失败,投出去的提案石沉大海,聊得好好的客户突然选择了友商。
面对失败的关键,在于习惯习惯再习惯。听着也许可笑,但是我从小对于失败的教育确实有缺失,前期每每在无法中标的时候,都会心态极差,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心想「好歹哥们以前也不赖,怎么就这么不顺!」放弃也好,重新回来也好,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失败是常态。习惯失败,不断练习失败,是走出不良心态的不二法门。我想着,以后有孩子,必须从小让它有习惯失败的磨练,这对他的未来一定大有益处。
面对选择的关键,在于目标和原则。所为原则,建立在一些常识之上。在一个频繁交易的自由市场,需要认识到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明天永远会有更多选择。所以,首先,不要怕选择,至少你明天都可以重新来过。其次,相信市场里的客户和项目也都有好有烂,也可能有淡旺季,永远挑选合适的,切莫狗急跳墙。有时,宁愿少选也不要选错。
选择和失败的常态化,是自由职业对于一个人的最大锻炼,非常宝贵。
如何上路?
- 技能
- 吃饭的家伙是必须的
- 英语
- 一般来说,全球的饭,要比全国的饭吃得更饱一些
- 心态
- 习惯失败和选择
- 家庭支持
- 走上这条路,你会失去公司给你的各种保险,也许你自己觉得都没问题,但是你的家人可能并不这么想。所以争取他们的支持,是躲不开的一步。
未来如何?
自由职业一定不会是终点,以个人为作战单位的日子,都是在磨练意识和心态,积累财富。有朝一日能怎么样还不知道,但现在一定是在准备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