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入院,大夫了解患者具体的家庭及身体状况。家属配合大夫在病情告知书和承诺书上签字,摁下手印。
纸质版签字单从门诊到护士站,再到医办室。
门诊大夫询问相关事宜,一一作答。患者基本信息,大夫按照医保卡逐一填写。患者与家属关系处门诊大夫凭直觉填写母女。
婆媳关系如同母女,大夫那么写,看见了也没有刻意纠正。
到住院部一半时,大夫刻意询问,是不是母女关系,这时女人才告知大夫是儿媳。“就写母女关系吧!无所谓。”女人神情自若的告诉大夫。
“已经签字,就这样吧,按照规定有儿子女儿在,不会允许儿媳签字。”
“没关系,每次住院都是我陪护,所有流程已经清楚。不必担心产生其他纠纷意见。”
“看出来大姐有担当。可是在法律面前儿媳伺候婆婆是情分,不伺候是本分。”
大夫的话,女人哑然失笑,心底不知是什么滋味。
是解脱还是失望?或者都不是。
想想前几次婆婆住院,都正好是在自己休假期间。有时候虽然儿子们也有空,但男女有别。作为儿媳,也便主动担当起一份照顾的责任。
女人再回想大夫的话已经坐在彩超候诊室,等待叫号。
从法律角度讲,儿媳与公婆之间,女婿与岳父母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就不存在抚养与赡养的义务。
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被个红色小本本盖上钢印,就成了一家人。牵扯进来的有了没对方的父母,兄弟姐妹,有时还会有更多人。
两个人会养育自己的儿女,亲密关系更深一层。
坐在候诊室微凉的椅子上,女人反复想起大夫的话。
起身,做到离男人和婆婆稍远的地方,这里更清静。看着前面两个人的后背,心中的感觉再次袭来。
是啊,儿媳与公婆的关系,情分与本分?
结婚这么多年,与公婆没有红过脸。
记得多年前,去城里办事,婆婆拿来一打钱。
“拿这么多钱干什么?”
“给你姐,她知道怎么回事?”
平淡的语气没有一丝感情,没有半点违和。闭嘴不再追问。
递给大姑姐,“老太太想买一根金镯子,走,给看看去。”
大姑姐招呼兄弟媳妇一起逛商场。
“不了,我还有事。”
随便找借口离开,把自己拉出来。
回老家前,大姑姐打电话,“把镯子给拿回去,看老太太喜欢不?”
“等你什么时候去,再拿回去吧!”
同样的口气,送给不同的人。或许,大姑姐不懂语气里的意思,可是说话的人懂。从心里散发出来的微凉的风,顺着血缘关系,经过没有血缘的管道吹过去。
纵然如此,女人依旧待公婆如初见,公婆也算是面上过得去。
想大夫的话,反问自己,原来是自己太过积极,上赶着了吗?从而让自己很不值钱吗?人和人之间的不仅有血缘,不还是应该有感情的吗?
因两个人相爱走到一起,就该接受她他的家人,尤其是他她的父母。
既然可以用本分来做事,让自己慢慢往后退,这或许是一种解脱。
想到这里,偷偷的笑了!
这或许就是解脱后的轻松吧!
这么想就没有失望。
原本几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本就不该由一个人承担,大家一起分担,都体会一下,或许更能理解当事者的感觉。
大夫和女人说这些话,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趋势女人把有些事放下,退到人群之外,不是不孝,只要适可而止。
公婆与儿媳,岳父母与女婿,都是上天注定的一段缘分。
缘分让你我相遇,就把缘分美满。不怨,不比,不争,不抢,只求时光流走,你我的心无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