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年修养参考~健康的睡眠要素

青年修养参考~健康的睡眠要素

作者: 9915小朋友 | 来源:发表于2019-05-30 10:21 被阅读0次

                      健康的睡眠要素

          这是一个缺觉的时代,特别对于青年人来说。如果说这样说太过绝对的话,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存在昼夜不分、昼夜颠倒的情况大抵是存在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太快,欲望与压力总是如影随形,外物的刺激不断,青年人熬夜的情况饱受诟病。失眠等被动的睡眠不足屡见不鲜,而更多的主动不睡又加剧了这种情况。睡眠对身体健康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对身体体力的恢复和健康的修复作用也十分重要。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看到了解的一些青年人的睡眠状况。青年人主动或被动的睡眠不足的原因,大抵有以下几种:有的人是单一存在的,但大多数是混合存在的、滚动的、复合的加剧并行,从校园出来以后,再也没有熄灯的统一号令,很多青年人或绝大多数青年人的规律生活状态被打破。面对择业、就业以及初入职场的兴奋与压力,凭着十几年学校生活打下的底子,精力极度旺盛,斗志十分充足,加之终于自己可以决定自己的部分时间,所以变得难以自控。生物钟的紊乱、生活及欲望带来的压力、无意义社交活动、智能手机、游戏的控制,大抵是青年人无法好好睡觉的主要原因吧!

        睡眠不佳背后的生物钟的紊乱。有人说,世界很大,却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很长,但许多年轻人却睡不了一个好觉。但事实是,我们能把静不下心来去读书,睡不好觉完全归咎于自身以外吗?显然是说不通的。我见过很多的年轻人生物钟是紊乱的,而生物钟的紊乱是导致亚健康状态或者疾病的根本原因。但我不赞成一味的去声讨青年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或者称之为熬夜的习惯,毕竟,谁又真正喜欢熬夜呢?“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不过是句笑话罢了。

          环境和角色变化给生物钟紊乱提供了条件。生物钟的紊乱有很多的原因,后续谈到的压力、无效社交、手机、游戏等都是加剧这种紊乱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我们进行回溯的话,就会慢慢发现最初的情况。前文说过,青年人从学校到社会的过程,是一个社会角色剧烈变换的过程,其所承受的各种新鲜刺激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各种未知带来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既有知识和认知与社会实践的碰撞磨合也是强烈的,而又缺乏校园规律化的管理,暂时脱离了社会和制度给学生提供的优势资源和广泛包容。所以这一刻是充满激情的、理想化的、兴奋的,而同时又带有对未知的害怕和恐惧等情绪。环境发生了变化,他律的环境变得粗放,个人选择自由空间释放,对自己有了十几年没有的自主权,而在心灵上、经验上还是相对薄弱。

          初入职场的冲刺状态是正常的。对绝大都数青年人来说,初入职场的岁月是永远难忘的。付出是忘我的,加班是自愿的,熬夜以后的恢复也是快速的,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有无穷的干劲,有这么多新鲜的事物要去接触。而这种高强度、高频次的时间会加速我们在工作上成长,会获得内心的满足和他人的尊重。这样的状态在初始阶段是必要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很关键的一个问题,这种情况是否能一直持续,而你的精力投入和时间投入是否全部有意义或者有正向的意义。我一直认为而且相信大多数年轻人都会认同,无论干哪一行都要做出个样子,都要符合这个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能力素质标准,要有基本的奉献精神。哪一个年轻人没有自尊心,没有成就动机,这是最起码的自我尊重,这是青年人必然要追求的价值感。而从校园到工作岗位之后,无论你是职业学校、专科学校这样偏实际操作的学生,还是本硕博等理论功底深厚的学生,在干中学,在大量的实践这个量的基础上才能迅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融通,才能在立足之后谈发展。延伸一点,不要因为学历高低而自满和自卑,学历是求学阶段的已经定局的经历,当一次为起点,跑好人生的马拉松。学历高的同志自然比学历低的同志占据很多优势,但也是个人努力、正确选择以及大量时间投入的结果,世界上的事情总体是公平的。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要不犯方向性错误,每个人都能跑出自己的精彩。而在知识向业务能力转化上,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在转化速度上一般要优于理论知识深厚者,但缺乏长远上层次的发展动力。而知识理论丰厚者在初始阶段会慢一点,但里理论积淀会随着实践的深入发挥更深沉持久的力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终身学习是必须的。

          冲刺状态与持续输出需要适时转换。回到上面提到的关键问题,过度的透支是否可持续?答案是很简单的,必定是不可持续。既是必要又非可持续,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在什么时候回归正常,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回归相对正常。可以把这个阶段称之为知识技能的连接时期,要熟悉岗位要求和流程,紧盯并抓住核心业务能力的构建提升,具体的时间对不同的行业也不尽相同。有的会快一些,有的会慢一些。但最短也少不了半年,最长也超不过一到两年。这里提到的核心业务能力构建提升只在熟悉岗位、周边环境,把握边界原则,找到成长路径的描述。也即是说熟悉摸清环境,形成业务能力有效提升的良性循环,是一种基础模式的构建,而非程度的定性。因为业务水平对大多数岗位来说是要长久积淀的,如果你以一种百米冲刺的速度追求达到那样的一个“度”,是不现实的。在这个阶段称之为青年人的“蘑菇期”也罢,快速成长期也罢,都是不可逃避的。这是个打基础和自我立足的阶段,在保证身体无以前已经明确的问题的情况下,精力和体力是够用的,多付出一点,甚至受些工作量上的委屈也是正常的。多接触、多实践、多碰撞,打好基础。在基础打扎实后,要找到一种能够持续平稳输出的状态,过度透支是不平衡的,不平衡必然是不持久的,对工作对自己都是不可持续的,总体上是赔本的,所以要有适时转换的意识。我们在说睡眠,扯到这个上面也是必须的,因为真正从工作开始,我们的睡眠规律状况才开始被打破,这里面被动的多一点也正常,是绕不过去的。

            工作对睡眠冲击的几种情况。一是有夜班和24小时值班的情况。这属于工作属性的问题,比如很多应急的单位,这是社会所需,既然选择了这份岗位,就要适应它。而且国家和社会都在物质上和尊重上有所倾斜,需要重视的是要立足这个职业特点,更加重视对自身身心健康的保养,入这一行就要有这个意识。同时,我们也应当对这些负重者表达感谢和充分尊重。二是经常性加班熬夜的情况。这里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并不是所有的加班熬夜都是负面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奋斗才能创造未来,不可能每天都完全按时上下班,当需要我们站出来、顶上去的时候,青年人理应展示出自己的担当勇气和付出。我们要说的是那些完全忽视个体身心健康而且以展示权威式的占用他人时间的行为。我听到过有些朋友讲,他的老板白天一天都不在单位出现,往往会在下班前到公司给大家开会,布置一些不疼不痒的任务,然后宣布加班。偶尔一次还可以理解,一周给你来个两三次你会怎样。还有一些领导,只要自己值班,整个单位都要加班,而且是些不痛不痒的事情。更有奇妙的,听过一个关于领导不走,下属能走不能的对话。甲领导:领导不走,你就不能走,你觉得有问题吗?乙小兵:领导不走,如果确有工作安排或可能有工作安排我不走理所当然,领导如果没事安排,压根就是在办公室休息一会儿,我为什么不能走?我要是领导秘书可以理解,我一个普通员工为什么不能走?甲领导:要让领导看到你还在,这是一种态度。乙小兵:那么没有工作我在办公室干啥?甲领导:你干啥都行,打游戏也行。乙小兵:十分无语状,有事情就忙事情,没二话,为了让领导看见我还在,这不是作秀吗?甲领导:这是规矩,我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有没有觉得很可笑,但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对于这样一种加班,你加一辈子又有何用?当然你可以在这段时间看书学习,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心境。心理上不通畅,以上的情况连“加班文化”都称不上,称之为“封建残余”更为贴切。我们所指的就是这种毫无意义的加班熬夜,耗费了时间而于人于己没有丝毫产出,同时造成心理上的压抑,进一步造成工作的低效能。我们都体会过,真正有意义的加班,即便身体疲惫,但心理上总体上是通畅的,那是奉献的味道,是能够说服自己的。而那种无意义的时间精力浪费,只会让人身心俱疲。三是道德绑架式的年轻人加班模式。这种是个性的、个别的,但是也是存在的。很多公司、单位都有论资排辈的情况,这是正常的。是规则、秩序的一种保障,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上文讲过,年轻人在体力、精力充沛的年纪里,多干一些对自己是有好处的。老话讲,一个人一辈子吃苦享福是有数的,在最应该吃苦的年纪不要选择安逸,那样只会将该吃的苦头推迟,并受更大的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在一些局部小环境里,对年轻人的道德绑架式的榨取是可恶的。这是极难分辨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特别是以年轻人年轻为借口破坏既有规则,曲解“担当”和“奉献”。比如明明是别人的工作硬是给你,辅以年轻人需要多锻炼,某些人总是在值班的时候认真的说有事让你替一下还不提还班的事,他们家里都有事情,你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情,你替他们把这个事情弄了吧。听着耳熟不?也就是说,他们给你设定了一个加班熬夜的专属岗位,而其他人可以优哉游哉,这种情况,短期内你尚可接受、承受,长期呢?你即便心理上足够能忍,但身体上呢?如果你遇到了这样一个环境,一个这样摆布你精力和时间的人,你说你还能睡个好觉吗?生物钟紊乱并辅之以心理失衡,健康去哪里找。这种以破坏规则为前提,以所谓优势资源和道德绑架为压制,毫无理由占用甚至浪费青年人时间的人,我称之为极端自私利己主义和冷酷短视的现实主义。遇上一个,足够你喝一壶了。我们的青年渴望奋斗,在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但是你想一下,无意义的浪费时间精力,毫不尊重个人的多重社会角色,显示公正的压制和榨取,对你有意义吗?这种不合理的加班熬夜情况是青年人生物钟紊乱的起点,当然不是全部原因。

            明确工作是产生价值、实现价值、展示价值的基础。我一直以来想写这本书,一来是自己需要整理。二来是在现实的很多鸡汤文化、励志文化、焦虑文化中找不到答案。有一部分年轻人因为局部环境的影响,价值自身对时代潮流的认识不清,对规则的不信任,变得过早“成熟”。一种扭曲的成熟,一种低级的老到,一种愚昧的世故,信奉那些庸俗的成功学甚至厚黑学,心灵上变得扭曲。《士兵突击》大家都看过,许三多身上无非就是一种坚持,做有意义的事。而成才之所以有较许三多更远的路要走,恰恰是其对一些潜规则或庸俗成功学的信奉。习总书记说过,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简单的话语,其智慧和深意是丰富的,立稳我们的脚跟,在时代的大潮中做好一滴水,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耕耘,无愧于心,就是做了大事。我们拉回来,我们应当树立这么一种观念,时代所需、工作所需,该冲上去的必须冲上去,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青年人应有的担当。同时我们要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我成长和推动工作上,更高效更持久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个人只有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顺应时代潮流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价值。所以,不要因为暂时的局部的一些问题走极端,对工作、对劳动本身产生疑义,面对一些不合理的情况,规则会支持你,首先你要相信并坚信。

          分类有效应对不合理的加班熬夜怎么办呢?两种情况,两种处理方法。如果是纯粹低效无意义的“加班文化”的单位,对社会不产生价值,对个人成长无益,你可以考虑换个单位。如果是你个人专属的加班岗位,你要维护你的正当权益,要斗争,与不良的风气做斗争,要保持对规则的自信和尊重,这个参照之前提到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方法。维护原则毫不动摇,维护原则的方式讲究策略和对等,对于这种情况,不建议你换单位,因为对你专属的加班岗位的话,你换单位只是一种逃避行为,本质上并没有解决问题,是对不尊重规则行为的一种妥协,你换个地方,也许还是这样。关于第一种情况,还想在啰唆一句,我不建议青年人去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如流水线一般的工作,我有过那样的体验,人只是机器的一部分,而且对自己来说,技能上不会随时间推移有任何增长。而且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学习、就业、创业的机会有很多,不要盯着那几千块钱的工作,浪费了自己创造更大价值的可能。年轻的时候,要注重能力的持续增长和心智的成熟化,多去尝试,选定一条可持续向上成长之路,然后坚定的走下去。这是第一个问题,加班熬夜是少不了的,但要让它有价值,且不能成为常态。如果职业属性如此,要更加注意自身身心的保养。

          睡眠不佳背后的压力和焦虑。前文讲过,青年时期可能是心理上、心灵上相对孱弱而各种压力又相对集中的时刻。经济上的压力、事业发展上的压力占据了主要部分,当然还会有其他方面的压力。这里主要说两点,先说第一点,年轻人穷一点正常吗?我觉得是正常的,也是好事。年轻人怕穷、恨穷也很正常。网络曾有句流行语“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可能是比较极端的表示了如何看待钱。如何正确的看待钱,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审慎而认真去考虑的事情,不能将人生目标仅仅聚焦于追求金钱上,让金钱去驾驭生活,也不应当在所有的时间和境遇中视金钱如粪土,我们要尽可能的驾驭钱,而不要为钱所驾驭。取财有道,在取有道之财的路程中提升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修养,改善合理的生活需求。乍听起来十分的乱,其逻辑关系应当是这样的。我们都学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钱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背后凝结的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者说活劳动。国家通过分配制度,然后进入到我们的口袋中,而钱到我们手中,其最终也要通过交换的形式也就是消费进行流通,而这种交换其实本质是一种活动的交换,钱只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充当了交换的媒介。这里面什么起到决定作用呢?活劳动。劳动创造财富绝对是真理,获取钱的根本途径在于劳动。而劳动又根据不同劳动创造的价值和社会对其的稀缺程度被评定价值。我们的分配制度越来越公平,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经常会听一些中年的前辈说起来,现在的社会,只要你不懒,总不会没钱花。很简单的话语折射出时代和设定会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从这个角度讲,你劳动价值越高你的劳动交换价值就越高,则你获取的一般等价物即钱就会越多,这应该是整体上赚钱多少的重要原因。你也也许会举出个别反例,但那些都是时代大潮流中一些小小的漩涡,终将被主流带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有体现,但终究会被解决,大势是不可挡的。劳动价值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的劳动量足够大,另一个是你的单位劳动价值高。年轻人穷一点大体是正常的,能力阅历和所能获取的物质方面的东西总是有限的,而恰恰各种压力、活力是巨大的,周边各种聒噪、诱惑、比较、差距又是如此的明显。焦虑随之而来,压力下出现各种正常或不正常的反应,急功近利也好,逃离逃避也好,大都是面对种种问题的一些非正常反应。各种被同龄人抛弃,各种盲目的追赶,一颗年轻的心又怎么会保持足够的冷静。太急了,所以总是被现实和目标中间的距离撕扯,其实确实很痛苦。有很多很现实的例子,比如一些基础的物质条件,如房子,如果家庭的支持有限,这个基本生活要素横亘在你面前的时候,似乎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大家都习惯用“上车”来形成是否买房,而那些车下的人伸长脖子看着,总是有些无奈的。对于男同志来说,不买房似乎连找对象的基础都没有,当然不排除例外。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迈步过去的命题。其实细细思考,这个很正常,假设你有一个女儿,你放心把她交给一个连固定居所都没有的人吗?换位思考以下,终究是非常理解的。工资涨了一点,房价随之以类似比重上涨,总是跳起来也摘不住桃子。早“上车”的人自然是沾光的,工资一涨,还的贷款还是那么多,总体上比后来的人总是赚了的。确实这种焦虑是很大的,但就在我身边来看,大抵一般家庭,家里能够支持,在中小城市,咬咬牙还是能够付一个首付的。对于家底薄的自然吃力,全靠年轻人一个人自然压力巨大了,当然如果再往深处去考虑,家底薄也有诸多原因,我们也没有任何资格去苛责父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境遇,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情况,养我们长大,提供必备的教育,也就足够了,父母毕竟不欠我们什么。道理能想通,但是现实的压力确实还在,显然不是通过一个简单的过程就能实现的。现在很多年轻人看似怪异行为,我理解为面对压力的变态反应,只不过有的时候为人所知,有的时候仅自己所知,但终究表现在自己身上。大体上都可以称之为抗争和逃避吧,抗争总是好的,但陷入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就可能走偏,而更多的时候可能是逃避或者过分的释放,狂欢、酗酒、沉迷游戏甚至手淫都是其中一种吧,面对物质,应当有这么一种看法,不否认物质条件的重要性,是能力的一种反应,但两者并不能划等号,没有房子,面对怦然心动的女孩不敢张口,面对介绍对象的情况不敢应声,这都是正常的。你没有准备好啊,穷困中守志是第一位的。这种压力和焦虑一定程度上是超越年轻人的心智成熟水平的,商业中的各种概念又不断的在轰炸着年轻人的头脑,各种社会标准和他人的比较不断在冲击着年轻人的内心。这种压力本质上是欲望与现实的差距,焦虑由此产生,有欲望不是坏事,但要客观考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路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符合规则道理。一来,不要怨天尤人,接受现实,客观的审视起点,要去审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努力是否比别人少,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是否比别人好。二来,承认差异,命运给你出的什么试卷,你就要答好这个试卷,不管是A卷还是B卷,是容易还是难,命运是公平的,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当然不是在一个单一标准的层面。其三,拉大空间、拉长时间去看待眼前的困难,任何选择在当时都是最好的选择,任何事情在过去了以后也会发现不过如此,所以有时候要跳出来去审视,晚一点又如何,慢一点又如何,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后,正向努力。找到一条符合客观规律、符合规则道理的路径,沿着这条道路持续的输出,保持前进的状态即可,只跟昨天的自己比,不跟别人比,过自己的生活,走自己的路,幸福自己的幸福。

          睡眠不足的的原因有非常多,由主观的有客观的,有被动的被剥夺睡眠,也有面对压力以后自身头脑混乱的正常反应,还有自己的不自律。被动的被剥夺睡眠或者压缩睡眠时间在初始进入社会的时候会少量存在,除了特殊行业会有一定量的存在,面对压力自身的精神紧张、头脑混乱夹杂着兴奋和焦虑也在其中,自身的不自律也占很大的比重。一条一条解决,对于第一条工作时间对睡眠的压缩,在之前已经进行了阐述,在该顶上去的时候,或者你处在了一项工作相对繁忙或者特殊关键时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应当毫不犹豫的去付出,这是很正常的。对于那些不合理的,完全不产生实际意义的浪费时间,要真正的尊重规则,保障自身的合理权益,最次一点,也要能够在间隙中适当的补充睡眠,除非紧急和必要,对于完全不尊重个人基本睡眠这个基本生理需求的情况,你要坚决的自己保护自己。一开始你肯定会觉得反正年轻,无所谓,但要记住,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一旦形成惯性,你再好的身体基础,终将被拖垮,而从长远来看,对于工作、对于个人都是得不偿失的,对于这种个别存的对人竭泽而渔式的使用方式,个人认为是不值得提倡的。当然,要厘清出关键时刻站得出来、顶得上去和无意义空耗浪费时间的区别。对规则要尊重,对自身的正当权益要理直气壮的去捍卫,这是个很重要的素质,说来简单,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要面对很多的东西,比如现实的压力,比如人际冲突、甚至自我怀疑、孤立孤独等等,但是这是必经之路,如果自己没有原则,如果自己连自己都保护不了,那么你根本不能称之为一个独立个体,而缺乏独立,又怎么能获得真正内心的自由。下面说第二条,各种压力带来的焦虑、混乱和兴奋。初入社会,全部都是新东西,乱花渐欲迷人眼,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又有对未知的恐惧,总体上是兴奋的。当真正的继续走下去,很多以前貌似唾手可得、近在眼前的理想目标,以前以为一条直线走下去就能实现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会受到冲击,自信心会动摇,自尊心会受挫,虚荣心会受损,严重一点的会感觉以前构建起的一些东西会完全被打碎,产生了一种混乱和冲突,学校教育带给我们的更多的理想化、标准化的东西,但是除了做自然科学研究,学校赋予我们的能力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之间需要一个新的连接,其实两者是相通的,就是需要在进行一个排列组合,然后重新联通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打碎以后进行粘贴重建,说来简单,其中的痛苦和撕扯是有的,就像大家常说的那句话,认清生活真相以后继续热爱生活,这种打破重建的过程带来的压力,自我的些许混乱甚至是怀疑否定都是客观存在的,其过程也是艰难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个问题需要自身的实践去解决,情况不同,总是不能完全概括的,但是总体上还是有两条原则的。一个是要尊重理想和规则,一遇到现实的局部的一些冲击就放弃理想和原则,那只能说你直接被现实打败了,学校教育交给我们的,是理想、原则、规则,这些大的规则是要坚持的,也就是说一定要把握原则性。第二条,要明白一个道理,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现实生活中直线的完成一个目标的可能性很小,,一条道直直的到达另一个目标的可能性并不多,简言之,在维护原则性的基础上要去考虑灵活性,你要面对诸多纷繁复杂的情况,面对各种各项现实的局部的条件制约,拿一种方式应对所有问题终究是难以应付的的,要有两种素质,一是意识到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是需要耐心的,一种是完成一个目标、捍卫自己的原则有时往往需要反复甚至迂回。大致就是这个样子。第三个说不自律。不自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对第一条和第二条压力之下的非正常反应,这种非正常反应包含很多种类型,有反叛、有消极,当内心的冲突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人往往会在处于一种焦虑之中。通俗一点,为什么睡不着,心里事多,而且事情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或者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杂困扰着自己。心作为一个容器,盛的过满,而且心里两个小人老是打架,自然也就睡不着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以上的几条方案之外,还要有两个东西,一个就是摒弃完全清静论,也就是说青年人往往会追求一种极端清净,就是想把很多问题尽快的解决,求得一种完全的类似真空的清净,这也算是一种完美主义吧。但是现实的情况中,这种绝对的真空和清净基本上是不存在,即便你到山里去住上几个月,依然如此。通过努力使大多数的事情有自己的轨道,整体能够把握节奏是可能的,但是想把所有的东西都完全掌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青年人由于能力、经历的限制,短时间内更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说,摒弃完全清静论,在心理上要有一个准备,也就是随时能够接受小变化和挑战,有这个心理准备,自然会对一些计划外的事情保持足够的心理上的缓冲和准备。第二个就是要善于运用思考和文字。头脑中的混乱是始于混而终于乱,也就是说我们总是不自觉的把很多的东西一股脑的来不及整理的完全放入头脑,赤橙黄绿青蓝紫、甲乙丙丁等等夹杂在一起,这很正常,但这也恰恰是混乱的原因。一些过去的现在的,短期的长期的,容易解决的难以解决的都混杂在一起,一堆乱麻,怎么可能不乱呢。所以要用最简单的方式将它厘清楚,最好的载体是文字。在你感到焦虑和混乱的时候,这种无序感带来的失控感是最大的压力,所以说,要怎么办呢,最好的方式是在你睡不着的时候起身,拿一张纸一支笔,把你内心所有忧虑的东西完全的写出来,先一股脑的写出来,然后进行分类,按照过去的和现在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可以解决的不可以解决的,现在自己能做什么?这样一来,看似块头很大的、很多的东西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其实真正让我们忧虑的焦虑的只有那么一部分或者几点,对于这几点,你要描绘出从现实到解决它之间的连接,直接到自己现在要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分解然后具体化,这样就能极大的减轻你的焦虑,认识它、分解它、接受它、适应它,与它同在,同时不在计划之列的时候,忘记它。很难,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但是要去一点一点的尝试。第二个方面的不自律,有很多种情况,一部分也是面对压力和混乱的一种逃避或者发泄现象,比如沉迷于游戏,比如抱着手机看到很晚等等。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在玩游戏或者看手机的时候,自身整体上处于一种放松和相对主动的情况,确实是一种放松或者叫转移注意力的好方法。另一个我觉得更加重要,那就是在游戏、智能手机和我们之间,主动和被动的位置总是在互相转换,看似你主动的打开游戏、拿起手机,但是一旦你进入其中,适应这种控制感带来的放松,你一定程度上也就被控制了。很简单,每个人抽烟的开始都是主动去抽烟的,但是你抽到一定时候,你已经被烟控制了。游戏和互联网的从业者应当有相当一部分的熟知心理学知识的高手,一般的人很难在深入其中以后顺利抽身,因为视觉和感官的刺激在短时间内带来了很大的满足,而其无限的拓展性让我们甚至觉得根本停不下来。在压力之下,在混乱之下,在自身失控感之下,面对一些能给自己带来短暂愉悦的刺激的东西,大多数人是不能抵抗的,所以这是多少个防沉迷系统都不能制止的东西,是任何停止玩手机的决心和软件都不能解决的。这种刺激过后带来的是巨大空虚感甚至是负罪感,而且它又直接影响第二天的整个精神状态,很有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空虚、混乱、刺激、更空虚、空混乱、需要更大的刺激,人生最可怕的是形成某一个或者多个的恶性循环,这些恶性循环不仅不会自己停止,而且还会随着时间不断加重。意识到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能下决心去解决的很少,因为阻力实在巨大,在进行几次挣扎以后,反而会产生恐惧和害怕,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客观上的阻力和主管上的心理弱势会不断的加大加重,随之带来的就是越来越难改,直到有一部分人彻底的放弃,我就是这样了,很多人不是都这样吗?其实自己的心理很清楚,但是实在没有办法,所幸屈服或者说顺从了。青年时期是一个成长、重塑建立你的人生循环的时刻,你越早放弃对恶性循环的斗争,你就会受到更长时间、更强的程度的恶性循环对你带来的种种的恶果,因为你的路更长、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在一定的程度下,靠自己去说服自己,下多大的决心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是没有用的,我曾将将自己的智能手机锁在一个小铁盒里,但是在我们面对自己给自己找理由去看手机的时候,我甚至能想办法用螺丝刀将盒子打开,显然没有用。最简单的办法,物理隔离,后来在自己终于在一次对自己彻底失望的时候将智能手机扔掉了,倒是确实过了一个多月的清净日子。后来又有反复,自己又去买了一个,又看了一周,深感自己完全又被控制,这次实在不舍得扔掉了,于是继续换老年机,将智能手机寄存别处,暂且回归相对正常。在自己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时候,要引入外力,要重视创造环境的重要性,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采取一些逼迫自己的办法,比如对智能手机采取物理的隔离。以前和军队退役的老兄谈部队对于个人的塑造和改变,对方言简意赅的说:就是一个强制的环境,时间久了成为习惯了,只要具备基本素质,都能被训练为一个合格的战士。还有那个演说家剃阴阳头练习演说,某个作家把所有衣服都烧掉逼自己写作的办法。我们以前经常说,你改变不了环境,只有改变自己,这句话是没有错的,但是改变自己的过程中,你也要对你的小环境那做一些改变,要合理的用一些环境的改变逼自己去摆脱恶性循环,表面上看似简单粗暴,但是实际上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这个根据个人情况适用,没有统一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心,顶住所谓压力,下决心、把自己置身于一种相对完成的环境中,然后去接受适应,最终成为一种习惯。

          说睡眠,先说了大概以上三点,看起来似乎是有些跑题的,但是很多的问题往往并不是在表象上,一些具体操作层面的东西大家其实都能很简单的获得,但是表象的东西往往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以上的三个问题也不能穷尽年轻人真正睡不了一个好觉的原因,但是一定程度上能反应一些问题。下面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东西,根据自身的阅读和学习体会,简单的列上几点:

          最大化简化卧室的物品。在卧室要实行极简模式,即便是我们住的是出租房,也要尽最大可能的简化卧室的物品,比如书桌尽可能不要放在卧室里,其他的杂物也尽可能的清除,卧室就是睡觉的,要形成这样一种的规划也好设定也好,越简洁越好。即便是空间所限,出租房也可以进行一定的隔断。同时,对枕头和床铺进行必要的投资,不是必须买什么什么床垫或者枕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让自己感到舒服即可,床上的东西除了必要的东西以外不要放其他东西。当然还有清洁,物品简洁之后,清洁的工作也相对好做。可以去买一些很便宜但是很实用的绿色植物,比如绿萝、吊兰、虎皮兰等等,简单放在卧室,调节心情。

          电脑和手机不进卧室。强调卧室的休息属性,这一点至关重要,台式电脑、笔记本尽可能不在卧室摆放,手机下班后放在卧室以外,只要确保自己能听到电话铃声就行了。

          适当摆放书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的睡眠都需要靠看书去解决,因为我根本无法主动入睡,有好处,就是看一会儿困了自然就睡了,也有不好的情况,睡觉的质量不高,对眼睛不高,靠在床上看书对颈椎和腰椎都不好。睡前看书,完全可以作为一个难以入眠之时的辅助手段,但是不能长久进行,逐步适应慢慢脱离,追求一种主动入睡、自然入睡时最高境界。

          从早起做起。这个方法是从网络上学习的,试了几次还是有效果的,可以尝试。也可以去读一些皇帝内经关于十二时辰养生的书籍,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定点睡眠和起床。按照黄帝内经的安排,大致上晚上在11点之前要睡着,11点之前的睡觉,就要在10点左右准备睡觉,就要以10点之前往前倒推时间安排,要确定一条睡眠红线,要注重睡眠,要固定这个东西。关于起床,起床的时间也要定型,设定闹钟,同理还可以逼自己,就是设定闹钟放在卧室外面,就是让自己不要随手的去碰到关掉。定准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是很重要的,慢慢的要养成习惯,形成规律。

        睡眠的一部分大致就是这样,这是一个基础性很重要的东西,对人起着基础修复和能量储备的作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年修养参考~健康的睡眠要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km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