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获得更好的发展,让农村人都能脱贫致富共享改革的成果不只是农民的心声更是党和人民政府关心的事情,那么为什么在大力支持扶贫和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先看一下当前的问题
一、次品流向乡村
今天看了一个新闻报道,过期的药物被低价回收到农村,然后到农村的小诊所高价卖出,或者被换上了新的包装进入到农村的药店,甚至形成了回收、贩卖、再销售的专业产业链。突然看到这么一条新闻并不奇怪,但是如果接二连三的事情接发,是不是就有点太怪异了?
查几张图给大家看看,这几张图片是不是很相似?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二、生态环境令人堪忧
农家乐、乡村体验本是一件让农村和城市居民双赢的人,却成了污染农田和河流的罪魁祸首。本是以绿色、环保、有机为特色的农村却呈现出,再厨房后面臭味熊天,一汩汩黑水涌出,与人们想象的乡村美天壤之别。
农村生活垃圾本来就缺少科学的处理机构,加上节假日的热门旅游旺季,过多的排污导致出现一些生态问题。在农村类似这样的地方随处倾倒的生活垃圾,并不足为奇。
可见农村的生态环境需要警示,亟需垃圾回收、处理机制。
三、网络威胁农一代的成长
农村孩子面对手机、网络游戏更容易失控,这是于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
作者讲了班里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是留守儿童的照顾多为托付亲戚朋友,容易忽视孩子的监管,导致孩子沉迷网吧而寻找慰藉;另一种是父母有一方在外地打工,另一个留下来照顾孩子,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学习而购买手机、电脑让孩子查询资料,由于父母文化有限,无法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孩子经常为了玩游戏而哄骗家长说上网查资料。
美国的学者罗思高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是声名鹊起的经济学家,却长期驻扎在中国的农村,他几乎访遍了中国所有的农村,想要帮助农村改头换面。
他指出中国一直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中国农村受到高等教育的比例太低。而高等教育的国家里平均每四个劳动力就有三个人是高中毕业;而在中等收入国家每三个劳动者才有一个,其中在中国每四个人里才有一个,更低。
四、陷入”短板”的怪圈
(1)农村教育的短板,也是根本的原因。管理学家说:”管理的本质在于人!”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推动,而乡村的教育落后、辍学率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此外留守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劳动力向外地流失,缺少人力的建设支持,很难发展起来。
而在落后的条件生长起来的孩子们,沉迷网络更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走向不正之路。2017年7月到2018年3月,广州市检查院受理审查起诉青少年的网络违法案件,发现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人员中学历低为主要特点。
广州市青少年网络犯罪中:高中以下的占比93.8%,初中及以下的53.3%犯罪主体的特点是学历普遍比较低。
这从侧面反应出教育对树人的重要性,提高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必须提到日程中,防止陷入短板的怪圈。
(2)发展的基础落后,导致难以获得长久的发展。首先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利。”要想富,先修路”买个快递送不到,无法比较消费;城里的水果供不应求,村里的水果太多烂在地里运不出去,运费太高,修路让城里乡村联系起来。其次乡村教育、医疗条件较差,很难留住建设性发展的人才。最后,信息化建设落后,导致信息闭塞、滞后,容易让农村人陷入骗局。
(3)缺少帮助,这个因素比较宏观,也就是政府、企业的帮扶。对于发展落后的需要扶植,毕竟建国的初期曾经是农村贴补城市发展,现在发展起来,也要让城市帮扶农村,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现在不少帮扶举措已经开始,”天之道损不足补有余,人之道损有余补不足”相信未来不远的远方,小康之梦会越来越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