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同学比幸福
刘庆明
那天傍晚黄浩独自散步,走到浮桥上突然和在散步的鲁军、萧河进两位老同学相见,于是三人一同散起步来。
黄浩是下岗工人,上个月退休,总算从失业中解放出来,虽然退休工资不高,但比以前没一点生活费强多了,幸好一儿一女参加了工作,不必他和老伴负担。所以现在他才有闲情逸致到这沿河路散散步。
鲁军差一年退休,也是下岗工人,不过他这几年没上班,他就一个女儿,也参加工作,老伴有退休工资,两人基本生活没问题。鲁军身体不好,几次想做门卫,老伴心痛他,不让他去,在家养着。这样在家等了两年,明年能退休。
萧河进最好,在一个镇政府工作,原来他是党委秘书,在同学眼里,他算最吃得开,老伴公务员,两个人的收入一万多元,这是公开的收入,还有未公开的,他在同学眼里,条件最好,儿子又在乡政府任副乡长,是县里培养的重要对象,也是属于官二代,他本人因年纪大,退居二线,所以他不必上班,可坐在家里拿满工资,可他在家闲不住,总喜欢到单位上走走,人们总是恭敬地叫一声萧秘书,这样他的心情就特别好。
黄浩说:“要是我能像老萧这样活得潇洒,家里有这么好的条件,那多好,你是我们三个人之中最幸福的。”
萧河进说:“从经济上、政治上,我是比你们更有幸福感,可如今我退下来了,这心里总不开心,也说不上为什么。”
鲁军说:“我是最不幸福,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现在还依靠老婆的退休工资生活,心里总不踏实,要是退休年龄延长,我还不知到哪年退休?老伴虽然好,但我心里也说不出一种难言的苦味,这些还不说,不幸福感,主要还是身体不那么好。”
这时黄浩说:“我经济条件也不是那么好,但还是不愁吃穿,我感到自己还是很幸福,每天能健健康康在这里散散步,每餐能吃上两碗饭,晚上十点,就能入睡。”
萧河进说:“我虽然许多条件比你们两个好,但我睡不好觉,心里总空荡荡,在家再也听不到别人对我恭敬的称呼,心里不自在,还有我那副乡长的儿子,找了一个不如意的女人,天天吵着要和他离婚,我这媳妇有婚外情,我也不幸福。”
三个人比来比去都说,还是黄浩最幸福,他身体好,睡眠好,吃得香,家庭和睦,退休了,有生活保障,心里踏实。
原来幸福的标准:身体健康、吃得香、家庭和睦、基本生活有保障。凡事想得开,心里豁亮。
(本文2013.6.27.刊发《老年日报》)
ew Rom�$��s�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