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在善知识点拨下能言下顿悟,很多人却不能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自身的烦恼障。如果妄想很多,烦恼障很厚,善知识也无法立即拨开。只有当遮蔽悟性的那层东西很薄时,才能直指人心,豁然开朗。怎样才能令烦恼障变薄?心净就是重要基础,心清净了,见性自然容易。如果没有清净戒行作为保障,即使在某个特殊时刻见性,往往也不能持续地见,甚至一见就永不再见。
生命是缘起的,其中有负面和正向的力量。修行就是断恶修善、转染成净的过程,如果方法得当,我们一定能感受到内心的烦恼在减少,智慧和慈悲在增长。
生活是生命的表现形式,生死是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但人生最本质的,不是生活,不是生死,而是生命。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认识到——生命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们有接纳的能力,在面对逆境时不抵触,更不介入仇恨、纠结、抱怨等不良情绪。那么逆境不过是暂时的对境而已,提醒自己加以反思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因此带来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