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悦读社发言(77)

悦读社发言(77)

作者: 冯雪松_4d76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1:19 被阅读0次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变化——《纵乐的困惑》读后

《纵乐的困惑》这本书,作者卜正民,曾担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圣约翰学院院长。该书所探讨的,是明代的商业发展与明代的文化变动之间的关系。本书认为,明代的商业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但同时也造成了传统儒家提倡的“士农工商”等级秩序的混乱以及拜金主义、奢侈享乐主义的盛行。这些都使得明代后期的士绅们,极力抵触商业的发展,乃至于将明代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商业繁荣带来的种种弊端。

明朝初年推行的政策是如何间接促进商业发展的?

明朝初年推行的人口迁徙和里甲制度,促进了荒地的开发,增加了能够进入市场流通的剩余农产品,也增加了经商人数。全国范围内驿传制度的恢复和大运河的开发,则便利了私营商业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明朝统治者朱元璋和朱棣,为了均衡发展农业,进行了人口大迁徙,为了控制百姓推行了里甲制度,这两项措施在客观上增加了商人的数量,且提高了农业生产量,有了更多可以进入贸易流通领域的剩余农产品,而剩余农产品的经常流通性促成了从剩余品生产向商品生产的过渡。

与此同时,为了军事供给和人员调动的方便,朝廷对信息交通手段进行投资,使得交通系统得以改进。这使商品流通变得更加容易,明朝政府从背后推动了人口和货物的流通,进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明朝中后期,国家政策又是如何刺激商业繁荣的?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形态下,政治权力决定经济权力。国家政策对于商业发展有着绝对的支配力。明中后期商业的繁荣,主要得益于明政府对商人政策和税收政策的变化。在明朝初年,商人的政治地位依然是非常低下的,真正得到提高是从明中期开始的。

明代中后期商业的繁荣,一是得益于明政府对商人政策的转变,推行了“捐纳”和“异地占籍”政策,使商人进入仕途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促进了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加之随着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银大量内涌,促进了国家“税收征银”政策的推行,而“税收征银”又反过来刺激了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商业繁荣给士绅们带来的困惑和恐慌?

士绅阶层本身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类别,它的核心部分是那些通过科举考试而取得名衔的人,还包括那些凭借文化才能和社交网络,得以进入精英学术圈和鉴赏圈的人。他们普遍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在明朝初期,商人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即使是贫穷的下层士绅,?也要比富裕商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不过到了明中后期,情况变了。因为商人有钱,观念也先进,越来越多的商人子弟加入士绅阶层的官场游戏中。

很多书香门第抛弃对商人的鄙视,对商业的成见,开始走上了经商致富的道路。而奴仆之间、地主与佃农之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等级不再那么森严,人身依附关系也变弱了,成了给多少钱干多少活。这让原有的士绅阶层感到恐慌,因为他们发现,下层想要往上爬的人太多了,一不小心就被人超越了。

无论是商人地位的提升、“四民秩序”的混乱,还是炫富风气的盛行,在这些旧派士绅们看来,都是儒家道德秩序溃散的有力证明。商业发展腐蚀了儒家的中庸理想,包括名分秩序、家族长幼观念和生存之道,成为他们忧心忡忡厌恶商业的原因。

明代商业的发展只是拓展了人们社会生活的范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的构造,社会依然是由士绅们所主导的。商人们不断模仿士绅的生活,正是从侧面反映了,在明朝后期的社会结构中,士绅阶层依然掌握着王朝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力。否则,富裕的商人们又何须费心费力地去花钱做官呢?

并且,商业的发展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加强了士绅的力量,使他们在明朝最后的动荡时期,依然可以利用运转的货币经济购买食品和支付交通费用,还可以寻求商机,在保持士绅身份的同时,靠经商度过了王朝最后的艰难时期。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了解这段历史对我们完整认知无疑是有益的。

相关文章

  • 悦读社发言(77)

    明代的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变化——《纵乐的困惑》读后 《纵乐的困惑》这本书,作者卜正民,曾担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

  • 悦读社发言(80)

    对中国文明不死神话的解读——《惠此中国》读后 《惠此中国》这本书,作者赵汀阳,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被...

  • 悦读社发言(67)

    多点对行为经济学的认知——《赢家的诅咒》读后 本书作者理查德·塞勒, 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芝加哥大...

  • 悦读社发言(68)

    感知味道的学问——《品尝的科学》读后 《品尝的科学》这本书讲述的是,品尝不仅仅是用嘴巴吃食物,其实还会用到全身和大...

  • 悦读社发言(62)

    当下美国社会的盛世危言——《自满阶级》读后 《自满阶级》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当下美国的“盛世危言”。 作者泰勒·科文...

  • 悦读社发言(63)

    重伤前行的印度——《印度:受伤的文明》读后 《印度:受伤的文明》这本书,讲述的是印度在独立后,找不到自身发展途径的...

  • 悦读社发言(81)

    审视饥饿与战争的成因——《战争的滋味》读后 《战争的滋味》这本书,是一部以粮食及食品供应的视角来审视二战的历史著作...

  • 悦读社发言(71)

    美国的持枪文化及程序正义——《历史深处的忧虑》读后 《历史深处的忧虑》是《近距离看美国》丛书的第一冊。该书以一种书...

  • 悦读社发言(79)

    重温经济学入门经典。——《一课经济学》读后 《一课经济学》是一本畅销了70多年的经济学经典入门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地...

  • 悦读社发言(78)

    对工业革命起源的探究——《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读后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探视》,该书作者罗伯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悦读社发言(7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og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