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二年,被称为神仙打架的一年,这一年在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上,注定浓墨重彩,因为这一年的进士,出了各行各业的顶级大神们,文学界,譬如曾氏四兄弟中的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仁宗,好像是被淡化或者说是,忽略的君主,仁,是庙号,用它做庙号,这是一种极其完美的赞美,不易得,所以难得,你若是看过唐史,就会突然惊讶的意会到,为什么仁宗一朝名士辈出,简直到了泛滥的程度,或许天可怜见,再也不忍叫名士大家受颠沛流离之苦,不忍他们在经历一次屈辱,所以仁慈的下放到人间,来到赵祯面前,国士待之。
有时候狭隘的想,这个万事皆不会,只会做官家的皇帝,是不是就是因为自知做不好,才努力让自己仁慈,让自己从谏如流?好像从他身上,看不到天子之威,之怒,总是一副克己复礼的样子,却好像又不是,仿佛那是骨子里的宽厚,这世间繁华如斯,也不过是他来此世上随手一笔,尽管也有固执,执着,遗憾,或者浩瀚的史书里,他只在一旁静静看着,不言不语,不争不抢,却总是有一束阳光,温暖的追随着,暖暖的洒在他身上,一片金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