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然而像湖水一样,我的宁静,只有涟漪而没有激荡。”
二
它只是康科德旁浅浅的一片湖水,是松树和橡树林中的岁月悠久的老湖。千百年来,独自隐居在一片清澈而深邃的土地,靠着沙滩,倚着山峰,静静的看着水涨水落,云起云翻。印第安人的长矛弓箭;农夫猎人,或是散漫,或是悄悄的步伐;新大陆的火车与愚民,时不时的注意到这位与世隔绝,不同世俗的老者,但对他们来说它只是他们眼中的匆匆过客,奇妙,却无法理解;或是看似理解,却实质上只是妄言。
三
梭罗的生活,就是一潭水,一片云,清幽澄澈,舒卷悠闲。简陋的白桦墙面,粗糙的自制家具,几本书,几片茅草,就是他的简陋厅堂;白昼的燕啼蛩鸣,鱼惊花落,黑夜的细雨缠绵,渔舟唱晚,构成他的暮鼓晨钟,激荡他生活的每一天。
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我享受着四季的有爱时,人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沉重的负担。”梭罗的生活就是这样。他享受孤独,崇尚俭朴,向往自然,而这三点反反复复贯穿在正本书中,萦绕在那些细致清丽的春夏秋冬中,回荡在他一行行论述观点间。
正因如此,梭罗成为了我们现代人眼中的奇怪的人,一个若即若离而充满矛盾的人。他反对享乐主义,反对金钱;他反对农民工人的辛劳,追求幸福的诉求。他喜爱孤独,却又享受交际带给他的愉悦和轻松……
四
梭罗的确是背向人们惯常的生活,重新在另一片天空中寻找自己的世界。可能有人不理解梭罗,认为他如此强烈的反感现代文明的荣辱享乐,没有头绪的奔波忙碌,是反对整个社会制度,反对发展进步。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超验主义,受导师艾默生的影响,梭罗的所作所为只是他哲学思想的践行和表现。
超验主义者强调精神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所属。于是有了梭罗在孤独的自我徘徊之中对内心的反省和思考,他通过思考和思索获取所谓的哲学意义上的真理。
超验主义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革新只能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完善才能实现。每个人的存在都应该追寻自己的意义。因此人的首要责任就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刻意追求金玉富贵。
超验主义者以全新的目光看待自然,认为自然界是超灵或上帝的象征。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不只是物质而已。超验主义主张回归自然,接受它的影响,以在精神上成为完人。这种观点的自然内涵是,自然界万物具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自然,也就是梭罗栖居的自然。
所以说,梭罗的所作所为只是表现形式,而他真正核心正是超验主义的理念,一种热爱自然,尊崇个性,号召行动和创造,反对权威和教条的具有人生哲学蕴涵的方面的精神理想。
五
梭罗是个隐者不错,深林木屋,白沙小湖。隐居生活记述了梭罗两年的欣喜与快乐,但是我并不认为梭罗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出世为怀之人。
和另一位超越论哲学家艾默生在各地周游宣讲不同,梭罗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通过他,人们可以用自然界发生的事实来理解世界,于是世界便成了一个供人阅读、品味、咀嚼的整体。
说实话梭罗并不算是个隐者,瓦尔登湖这本散文集只是他生活得记录,是他的哲学思想录。他只选择在湖边生活了两年,而后回到导师艾默生的家中直至去世,在他在世之时,他经常参与撰稿、售书,反对奴隶制度,有着自己的社交生活和社会思想。
瓦尔登湖短短两年的诗意地栖居,他屋檐下的的风花雪月,用他的话而言“目的是要写的,是我的这一类实验中其次的一个”。梭罗选择回归自然,选择接近超灵、上帝,接近真理以认识大千世界,这一点很类似康德——一位小城之主;选择通过俭朴独立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在静谧的孤寂声中思考。同时将自己所经历所思考的内容记录下来,去继续感染感召许许多多的浑噩之人。我觉得这也就是梭罗自然生活的另一方面的原因。
六
我总是会设想自己就是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的梭罗,脱离了世界的喧嚣,脱离了纷繁复杂的车水马龙。这并不是向往懒散悠闲,而是向往的是清静,和深入内心的思考。“一个在思想者,在工作着的人内心总是孤独的。”并不是说我全盘接受他的生活,他的观点,只是在文字中,慢慢的,我被他所吸引,被他的寂寞摄住,越来越深,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并不会像梭罗一样去批评世界,毕竟,无论你觉得怎么样,每一个不同的世界,每一个不同的人生都是会有好与坏。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他们,如何看待梭罗眼中的享乐与默默无为。追求物质上的幸福并不是错,而是一种必然,无论在何种程度上,贪婪的欲火都是人类的本性。
只是我认为,像梭罗的哲学一样,更多的关注人作为个体的灵魂的重要性在我的生活中总是能激起更多的波涛。坚定的唯物主义观念在潜移默化中为我们身心与自然的交流间树立了难以逾越的屏障,因为人们总是相信,掌握自然地规律,掌握自然的法则,能够让我们任意而为,随心所欲,客观规律决定了我们前进的路,也因此让我们深陷其中。
缺少反思,缺少能够反思的时间与能力,确确实实让我们的精神匮乏,让我们在物质世界中奔波忙碌,却并不能对内心的诚心涌动稍有留意。而这些都是将近两个世纪前的超验主义运动曾经告诉过我们的。爱默生有句名言——“相信你自己”,这句话成为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人类社会的思潮总是有来来回回相似的反复翻飞扑打,这大概也就是学习哲学史的关键所在吧。
七
电影《星际穿越》的镜头总时不时的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一个已经没有救的地球,无论怎样研究发展,也逃不过死亡的命运,最后,因为“爱”,得以将生命延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