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一直把自己置于学习的环境中,上午在听课,中午看了部电影也想着能从中学习到什么,下午也在看书找素材来写今天的文章。
但是,我却焦虑了。
因为我一直在想着以后上午该干什么下午该干什么晚上该干什么,还有什么学习落下了,有种恨不得立刻把一本书看完把一门课听完的感觉。
我察觉到了这种状态,我的脑子被想法束缚了,根本没活在当下。
我意识到后甚至想要听首歌放松,让自己专注当下,但我发现我做不到。
我还是会一直想,我的一天该怎么过,有什么东西要学。
我的心态是急于求成,但这不可取,一切都是积累,速成绝不可能。
那我后来是怎么解决这个焦虑的呢?
01.把内心的焦虑写出来,让它现形。
也就是我现在在做的事情,把自己焦虑的事情以及思考写出来。
这样我就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这些想法,顺便反问自己:这些想法都是真的吗?
答案当然不是真的。
写到这儿,我的焦虑就少了很多。
我的焦虑是怕自己每天进步得太慢,怕自己学得太少。
焦虑是什么,是对不确定的未来担忧。
担心未来自己赚不到钱?
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
担心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
担心……
但这些事情,其实是未来的自己要去完成的,而现在的我只能把握现在。
要让未来的自己能够完成这些事情,那就得从当下开始积累,未来的自己是由现在的自己造就的。
只要我现在每天让自己有进步,不断提高认知积累价值,那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未来的自己能拥有一定的能力和智慧去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
答案是肯定的。
02.如何保持进步?
这里引用周国平老师公众号文章里的一段话:
未来不可把握,迷茫是必然的,但不要放弃自己可以把握的,就是让自己优秀,有真实的能力,你的实力在未来一定会起作用。
这段话很有智慧。
迷茫是一定的,焦虑也是常态。
我们能做的便是从当下入手,把握自己可以把握的,积累能力。
想一想,我现在每天能做什么事情让自己越来越好?
也就是那些对我们来说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
可以从事业、健康、亲密关系三方面去考虑。
事业:
可否看看跟对事业有用的书籍或者自己喜欢的书?
听听促进自我成长的课程?
有没有想做的副业?如果想做可以从什么开始?
健康:
饮食上有没有可以改进的,保持膳食均衡?
要不要尝试新的运动方式?
今天的情绪怎么样,有没有进行觉察?
亲密关系:
有没有跟爸妈打个电话?
跟另一半出去玩怎么样?
对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我们应多花时间在上面。
03.具体应该怎么做?
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列出两到三件,把这两三件事情当成每天的习惯去做。
比如我每天必做的三件事是听课、写作、运动。
为什么是两到三件事?
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可以专注的事情也很少,去掉多余的,专注于两到三件事足以。
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做好这20%的事情可以给我们带来80%的益处。
贪多嚼不烂,做得太多,反而不容易做好。
我们每天必做的这两到三件事是可以给我们带来长期价值的,我们必须想好必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然后每天积累,相对于之前的自己有进步就很好了,我们要跟以前的自己比,而不是跟别人比。
一切都是积累,让自己优秀,有真正的实力,实力会在未来发挥作用,有价值的事情也迟早给我们带来回报。
只要自己每天有进步,那就已经很棒啦。
04.保持好心态。
《华与华正道》有句话:
把每一分钟都过得有价值、有目标。工作就工作,休息就休息,学习就学习,锻炼就锻炼,娱乐就娱乐,发呆就发呆,那就能进步十倍。
也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
同时做两三件事情的结果是,这件做不好,那件也做不好。
我下午吃东西的时候边看公众号文章,结果因为注意力不在吃的东西上,结果吃多了搞得胃难受。
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干什么就只干什么,把注意力放在这一件事上,不仅能让我们感觉到内心富足,还能进步十倍呢。
写到这儿,我的焦虑已经消失了。
我也提醒自己,不要急,和时间做朋友,每天把我最重要的三件事完成我就很棒了。
多活在当下,享受生活,从生活中修心,内心感到宁静富足就好。
最后总结:
焦虑时及时把内心的感受和脑子里的想法写下来,然后从当下去行动,每行动一分,焦虑就减少一分;做好每天最重要但不紧急的三件事,积累能力,相信长期回报;保持好心态,一次就只做好一件事,从生活中修心,内心富足,活好当下。
今天周四,本周写作第四天,继续加油,我们都很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