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只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昨天在一个经常逛的群里,有个朋友连续发了好几个红包,很大。大家抢的很开心,直到这个朋友说谢谢这段与大家共处的日子,他准备退群了。大家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没有争吵,没有指责,怎么就退群了呢?于是,有人有些伤感地挽留:别啊,哪怕潜水也好啊。如果不退群,那我就把刚才抢的红包双倍还回来。沉默了两分钟,一个朋友感慨道:已经退了,没想到退群都退得这么大气。
是啊,一般人都是悄悄地离开,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样的方式让我有些惋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
大概是在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开始试着写文。当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记录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最早是在搜狐的博客上,后来转为QQ空间,后来发现一个朋友使用简书,试用了一下感觉很不错,就干脆转到简书上了。
简书最初算是草根的文学创作基地吧。里面有很多文学爱好者。我发文,也看别人的文章,喜欢的就加关注,关注了不少人,也被少许人关注着。
最近,去看关注的人时,发现很多人已经离开简书了,有些是不写了,还有一些甚至把以前写的文章都清空了。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我也逐渐有了离开的想法。
写文的初衷是记录生活,所以一开始就比较随意,我以我手写我心,尽可能真实。
三年前,为了高中毕业三十年的聚会,徐翔同学组建了我们这届的年级群。恰好我写了篇《花开花落,再见无心》的随笔,就顺手发到了同学群里。那篇文章反响还不错,我还惊喜地发现有同学打了赏,太让人激动了。
无心,也就是春明同学,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的成名曲《白裙子》很符合我的欣赏口味,今天听过的《打够级》虽然有些三俗,不过也让人捧腹。
后来还在同学群里发了几篇文章,有写老师的,也有写同学的,还缅怀过一个意外去世的同学。再后来,就渐渐发得少了。
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个心思比较单纯的人,虽然也会白首相知犹按剑,不过总得说来,还是相信这世界的美好。
后来就陆续听到了一些善意或者不够善意的传言,觉得自己把世界还是想象得简单了。
前两天写了篇随笔,年轻真好,里面提到了中年人的穷懒丑,最后意犹未尽,还加上了一个蠢字,算是自嘲吧。
愚蠢不是你的错,只是你时不时写出来秀就怪不得别人了。
还是稍微解释一下吧。
孩子不是牛娃,没有炫耀,只是想记录孩子这么多年的学习历程,记录她的坚持与努力,作为父亲,也为孩子取得的少许成绩微微骄傲;
自己也不是才子,写作也只是兴趣,最大的梦想还是躺在家里,有花不完的钱。
其实,想离开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码字如果不完成就不想停,如果停下来就不想续了。
昨天心情不佳,于是足不出户写了三篇。
写完发现计划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做。
说实话,码字还是有些耽误事。
编程技能已经慢慢开始荒废了。
曾经很喜欢《旅行的青蛙》,想剖析一下自己写一个可以人与人互动的网络加强版,结果发现已经力不从心。
工作中构想的基于AI的智能化设计也漫无头绪。
时间是公平的,在得到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在失去。
所以,今晚还是决定放手。
在放手前,还是抽空写了篇《二十岁的某一天》。
就作为对以往青春岁月的最后纪念吧。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嗯,也不是完全不写,关于柳兰谷,那个梦想开始的地方,还是准备写一写“父亲的草原和母亲的河”系列,策划了很久的事情。
至于其他的,原本想收集一下历史素材,写一写郭子仪的侄子郭昕的故事,那是盛唐时代西域的最后守护者。
只好等有时间有能力再说吧。
最后,感谢那些喜欢我文章的人,文章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写给自己的,不过既然发出来,肯定还是希望有人喜欢。谢谢你们。
简书里的文章暂时不会删,做人做事一向心软,没那么决绝。只是,估计会很长一段时间不更新了。
好吧,绿水青山,让我们江湖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