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不会做父母的人,不该生太多孩子。我总是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什么样的父母养育什么样的孩子。今天又听有人说,“父母是根,孩子是树”,根有多么壮硕,树就有多茂盛。
就是这样的理论,给我自己的失败找了很多理由,让我有了不努力的借口。同时我也感到迷惑不解的是,那些普通家庭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是怎样成功的?
我的爸妈生在有稳定工作的家庭,自己也依靠父辈获得了稳定工作,一辈子轻轻松松到老,没有大风大浪,没有勾心斗勇,挣得不多但收入稳定旱涝保收,因此没有经过世事险恶,心思单纯,生活也安逸了一辈子。只是没有大的困难,当然也没有大的成长,总是感觉思想、价值观也远远落后于时代。
我的成长与进步,他们真的不能给我什么指导了,在他们的思维里一眼望到底的是退休生活,至于努力拼搏,追求事业上的成功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或努力和他们毫无关系。其实我有一些后悔回到家想发展了。因为除了能永远的陪伴亲人、享受爸妈的照顾、爸妈老了可以照顾他们,再没有别的好处了。
我又把自己不努力的原因推到了父母的身上,也许父母平庸的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障碍,例如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总是对女孩儿不公平,我的家庭注定不能不能为我自己再提供更高一级的生活质量了,如果把我自己比作是飞蛾,那么我的爸妈就是无形中的茧,那种潜意识就决定了你也会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想想这一生如此平庸,就没什么精神,甚至充满恐惧,因为未来在变化,而我却一成不变。但为什么我不能成为掌握主动权的那个人呢?为什么我不能成为那个破茧化蝶的人呢?为什么我一定要接受原生家庭的宿命?
我并没有不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意思,但我真的希望自己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做更多既喜欢又有社会价值的事情。这种渴望也决定了我选择什么样的婆家,他们是买卖人,完全不同于我的家庭,尽管结婚后我和老公因为家庭背景不同磨合了很多年,但我深切的明白我为什么选择走进这样的家庭。并不是因为生意人多有钱,而是他们那种奋发拼搏的精神让我由衷的欣赏,也是我渴望拥有的品质。
我公公自小就死了父亲,他在村子里长大,是家里的老三,他和婆婆离开村子去大同市里时,穷的只有一把铁撬,从在工地里做苦工到如今靠做生意也赚了几百万了,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赤手空拳、一穷二白奋斗到今天,也算是普通人里的成功者了。对此我由衷的敬佩。而我的先生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也是一个很能吃苦、皮实的男人,比有稳定收入家庭成长下的孩子更家吃苦耐劳。此外他的性格稳重忠诚也是我所看重的。
尽管我明白自己的原则和渴望,但婚姻生活并不是一开始就如预料般美好,婚后因为两个家庭背景的不同,总是有矛盾的,生活习惯上、生养孩子上、教育问题上等等,好在我们彼此对婚姻还是怀有敬意的,也深刻明白两家各自的价值,才平顺的走到今天。
怎么说呢?如果人们想要按照理想生活,是一定要克服生活中繁复矛盾的一面,意志坚定又不失智慧的妥善处理矛盾,其间也许有委屈,但相信也一定是有惊喜的。
希望我也可以破茧成蝶,不在迷茫。成为公婆和老公那样勇敢无畏、吃苦耐劳的人,不要永远都躲着父母的羽翼下,助长了惰性,蹉跎了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