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欢乐颂2》,一看到樊胜美她妈,我基本都要按快进,要不然怕自己忍不住把电视砸掉。反正只要她一找樊胜美,不是伸手要钱,就是她那个宝贝儿子又捅娄子了,而且套路深的很,上一季不停地撺掇樊胜美跟别人借钱,这一季直接软的不行来硬的,“反正我和雷雷明天没饭吃了,你看着办吧”。
这种妈,我就呵呵了。
有一种妈,叫樊胜美她妈 有一种妈,叫樊胜美她妈这种典型的重男轻女的父母在现实中真实存在,而且还不少。碰上这种家庭,真是够悲催的,想想就是个无底洞啊。但有时候不想被虐得那么惨,还是得狠下心来说“不”。
1.“你给他钱,那请你也给我钱”
朋友A有一个弟弟,父母非常宠他。他高中毕业后不想再上学,说要创业,向父母要钱。儿子要创业,父母当然支持啊。可是显然阅历能力都不足,创业失败后,他在家窝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工作。有一天他跟父母说,要不你们先给我一、二十万,让我先买一辆车,然后我再想想要做什么生意。
母亲给朋友A打电话,跟她寒暄了一番,然后说,弟弟最近创业受了点打击,想买一部车,你要不要也支持他一下。朋友A作为姐姐,读完大学后就独自到城市工作,自力更生,没再向家里伸手要钱。她心里不平衡:我在大城市还没有稳住脚跟,还在租房子住,弟弟在家窝着没事做,我还要资助他买车?于是她一口拒绝。
父母拿她没有办法,但是儿子要买车,钱还是要帮着出啊。于是咬紧牙关凑出十几万。朋友A觉得父母这种溺爱只会让弟弟越来越糟糕,于是跟父母说:“如果你们给他买车,麻烦你们也给我钱。我也想买车!他是你们的儿子,但我也是你们的女儿!”
父母后来只好乖乖地把钱收回,不再提这个事情。
2. “想我帮他,那你先帮我啊”
一位长辈告诉我一个故事。
B君从上中学开始就被父母带到城市里生活。B君长的漂亮,成绩很优秀,老师们都喜欢她。她有一个弟弟,因为年龄还小,被父母放在老家,奶奶带着。
后来,弟弟要上小学了。父母打算把弟弟接到身边,在城市接受教育。可是两个孩子压力太大,怎么办?思来想去,父母决定把她送回老家去。无数次,她听见父母在讨论她的问题:“女孩子嘛,以后总是要嫁人的,养的差不多就行了。”“把儿子养好了,以后我们老了,还有个人能依靠。”“儿子毕竟是自家姓,女儿以后要跟别人走的。”
B君很难过,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老师。老师心疼她,给她出招。有一次开家长会,老师特地找到她的父母说:“你的女儿读书好,长得又漂亮,以后有出息了,嫁给好人家,你们的儿子也就有一个好的靠山了。以后你儿子一个人在城市打拼,哪有那么容易啊?要是有个能干的姐姐和姐夫帮着,那就不一样了。”
她的父母一听觉得有道理啊。于是经济上再拮据,只要一想到B君以后会是儿子的靠山,也坚持把她留在身边,享受城市的良好资源。
3.“对不起,请滚出我家”
有一个朋友C小姐,她有一个弟弟。他弟弟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能被宠惯了,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在社会受到一些波折后,干脆不工作,在家啃老。
C小姐家里条件不好,从来就省吃俭用,把攒的大部分钱都寄回家。知道弟弟受到挫折后,更是想帮他。她在外打拼,自己住。弟弟后来跟着她,吃她的住她的,在家连做饭也懒得做。C小姐常常下班回到家还得给他做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C小姐买的,甚至连弟弟的内裤都要帮着买。这种状况维持了好久好久。父母和奶奶依然会说:“不要打击他。要对他好好说话,向他慢慢解释。”
有一次,C小姐精疲力竭地回到家,看到弟弟还在睡觉,忍不住发火了:“你不要再住在我这里!全世界就你受打击吗?滚出去!”
弟弟再也没有不找工作的理由了。
其实,以个人的力量来对抗重男轻女,真是一件希望渺茫的事情,就像樊胜美一样,除了奔溃,就是心灰意冷。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早已看到,养儿不等于防老。若是一味地被宠溺,别说防老,他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我最近正好听台湾洪兰教授的演讲。她在讲男女思考差异时说:“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整个家庭就快乐。当你在教育一个男童,你就是在教育一个男童,可当你在教育一个女童,你教育的是整个家庭和下一代。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投身到女性的教育上。所以,与其花钱教儿子,还不如栽培你的媳妇。”说得真有意思。
是的,我们承认男女有别,但反对重男轻女。想要社会发展的更好,一句话——请父母珍惜自己的女儿,请丈夫珍惜自己的妻子。
就酱。
PS:最近不小心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一个演讲,是洪兰教授的《趣味脑科学,揭露男女思考的差异》。这老太太说话可有意思了,台下被逗得一乐一乐的。有兴趣的自己去搜来听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