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FM】在552期聊了孤独,这期节目展示了孤独非常多元的表现,孤独是家人和亲人诀别后的无奈,孤独是从小无法顺应主流的不被理解,孤独是面对人生绝境的痛苦,孤独是一种无法表达的无力感。这些故事的背后不止是孤独,还伴随着更多复杂的感情,在多样性的背后都多少表达了对一个抱抱的渴望,也可能只是希望有个人在身边说说话。
对于podcast来说,如果做成定位100%注意力专注的节目往往会让听众听感很累,而这期节目给到40%注意力就可以忍不住听完。在面对过往几乎常人难以想象的遭遇,这期节目的几个讲述人们都意外平和,没有太多的波澜,冷静而又不克制的一点点陈述。且对小张这个新晋制作人来说,故事最终能呈现如此并非自己功劳,想必是孤独的讲述人太清楚自己的处境,反复在大脑里演绎各种可能性,不断回顾后在一步步艰难前行。
我曾同很多刚熟悉的人表达这样的观点,我是无法分享听podcast代来的愉悦感,现在想来听podcast这件事本身就是独处时对抗孤独的良剂。因为如果是两个人的话,完全可以选择一起看电影、一起追剧、一起看脱口秀,emo是不需要两个人带同一幅耳机去感受的。孤独作为一种高级情绪,这是群众动物在独处时的特有反应,社会神经学家约翰·卡西奥普认为,孤独感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其目的在于促使我们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在阅读不少劝解孤独的案例时,经常会发现一个人要学会独处以及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成长期两个维度来缓解这种恐惧感,一种降维后的感受。当从一个人的状态走出来,开始去社交,开始去面对更多人时会相反感受到另一个不舒服的感觉,社交恐惧,一种更加直接的压迫感。在这次听完六个故事后,评论区泛着一种强烈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来自部分听众站在自己的舒适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即只要愿意这些故事主人公们就可以和外人建立链接,人和人之间真没法感同身受。
这六个故事背后呈现了更为复杂的现实遭遇,这些遭遇的背后透露着巨大的无力感;如果这一刻听众们可以放下好为人师的制高点视角后,其实不难发现这些主人公们都在努力去和这个世界做融合。欠了巨额的债一点点去偿还哪怕每个月工资到手就全额转出,在学校遭遇校园霸凌时不去否定“娘”的特质而是用温柔面对这个世界,春节身边没有亲人时通过好好工作与世界融合。这些艰难的时刻对于当下的他们来说成为了必修课,孤独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了无法避免的状态,甚至某些程度上来成为一种后知后觉的感觉。
如果孤独是一定要面对的话题,可能确实找不到特别好的应对方式,吃不了生活的苦也要尝试去直面苦难是这期节目给我最大的感受。作为人类的高级感受,在自己的生活中总能一点点找出可以应对的方式,而能感知更多孤独感的人其实可以把他们用声音/文字/图画展现出来。最后,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个人或一群人打开孤独的大门,在大门的背后你会遇见全新的自己,去拥抱而不是批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