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先知”:保持开放,兼听则明,越来越接近真相(十一)

“先知”:保持开放,兼听则明,越来越接近真相(十一)

作者: 夏语冰666 | 来源:发表于2021-05-13 21:42 被阅读0次

“先知”是所有取胜之道的奥妙所在。在孙子的战略思想中,“知”具有重要的地位。

信息优势,可以在对抗中转为巨大的力量优势。成功的决策,也必须建立在对竞争态势正确分析的基础上。

01、“先胜”的背后是“先知”

何为“先知”?意为:提前了解对手的情况,也就是对竞争态势的提前感知。

关于“先知”,孙子讲过一段很著名的话:“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即那些英明的君主、贤能的将领,为什么一出手就能打败对手,建立的功业超过众人之上呢?原因就在于,事先了解对手的情况。

因为,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准确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必要条件。如果情报信息有误,那将是失败的最大杀手。

当然,不需要绝对的“先知”,尽力做到相对“先知”、概略“先知”就好。

02、形人而我无形。知彼知己,知天知地。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请注意,“知彼”一定在先。

因为,不可能通过“知”完全消除和克服战争中所有的不确定因素。对对方情况一无所知,注定会输。但实力差距过大,就算将对手了解得再透彻,也无法取得胜利。

所以,“知”只是“胜”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尽管“知”并不易,但要取胜,又必须把“知”做到极致。至少,你的认知必须超出你的对手。

我们前面所说的取胜原则,要想得到有效运用,都必须以“知”基础:知大势,才能伐谋;知利害,才能伐交;知地形,才能伐兵;知虚实,才能避实击虚。

在实际的战争中,“知”本就是双方对抗的重要领域。

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 了解对手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最大限度地让对手不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孙子提出“形人而我无形”的要求。

“知”从什么地方下手呢?——四大要素:彼,敌情;己,我情;天,天候;地,地形。

彼、己、天、地,彼此互动构成了复杂的动态系统。了解对手,又了解自己,你的胜利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了解行业的大势,又了解市场的格局,你的胜利就可以完美的保全。

03、为什么很难看清真相?关于“知”的3条忠告

知道一个道理很容易,真正做到去总是很难。几乎所有的将军都知道“知彼知己”的原则,但真实的战争,却一再验证“知易行难”这句话。

失败的结局,往往是因为错误的决策,而错误的决策,又往往是因为错误地认知。

在这些错误的认知背后是什么呢?——是决策者总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过低地估计了对手。

因为,过度自信,从来都是人性的组成部分。心理学有个专业名词叫“优于平均效应”: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能力和表现,要超出人类的平均水平。

所以,要真正做到“知”,需要注意以下3条:

一是,保持清醒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二是,要保持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三是,要把认知看成是学习的过程。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也说:“相对于你需要知道的东西而言,你真正知道的,或许是有限的,承认这一点是明智的。”

封闭是认知的最大敌人,只有保持持续、动态、开放的认知过程,我们才能够越来越接近真相。

明天分享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道”,即“动态环境的领导”。明天见~~

相关文章

  • “先知”:保持开放,兼听则明,越来越接近真相(十一)

    “先知”是所有取胜之道的奥妙所在。在孙子的战略思想中,“知”具有重要的地位。 信息优势,可以在对抗中转为巨大的力量...

  • 心头的那根刺不是伤害,而是自私。

    成长最大的痛苦就是越来越多次的接近真相。接近社会的真相,接近人性的真相,接近自我的真相。 小时候和妹妹打架,她掐红...

  • 2018-10-31

    人跟人还是需要保持些许距离的,越接近真相,越感觉荒凉~

  • 抓住十一假期的“尾巴”,出游喽

    十一假期接近尾声,今天天气明媚,带着孩子游玩。 有图有真相

  • 接近真相

    总觉得米老鼠在等什么东西,或者他没想明白,或者还有留恋。 今天遛狗,五个人出发。不知道是不是她们的青春懵懂,用初到...

  • 接近真相

    世人只有好恶和利益,无心关注真理真相。 普通人只是观局者,谋局者会让人看到应该看到的,哪怕是背离事实的甚至歪曲事实...

  • 保持头脑极度开放,努力探寻真相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是一个著名的组织行为学者,曾经做了一个绝妙的实验。韦克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各自装进一个...

  • 真相先知(一)

    上帝取走我的双眼 带走了我的光明 却把魔鬼送到我的身边 逼迫我许下鲜血的誓言 他使我看清世人眼中 充斥着的欲望与贪...

  • 保持开放

    随喜赞叹,是佛教中的一种修炼。西藏人看到了朝圣路上磕长头的人十分虔诚,于是随心、真心的发出感叹,赞美他们的功...

  • 保持开放

    曾经给自己设了一堵墙,封闭了自己,这么做的后果是自己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 如果没有新鲜的东西注入,生活又怎么会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知”:保持开放,兼听则明,越来越接近真相(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ax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