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道理”离“过好一生”的距离,还是很远的。这中间的距离,就是我们的认知盲区,我们从未察觉这些距离的存在,没有思考过道理是如何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影响。
1.第一个距离:道理的时效性
我们需要建立的第一个基础认识是:道理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换句话说,它们有适用范围:某个道理在某些情况下适用,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就不适用。以后你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解决问题的策略同理。
正如世界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治所有的病,针对不同的病,我们得对症下药。
而最显著的适用范围,就是时效性。
在你个人进化的路上,信念成本是最大的成本,简言之,就是你信错了东西。比如,你听到一句话,觉得有道理,就相信了,并按这句话来践行。但如果这句话是错的,你就会一直执行错误的策略,一直运用错误的决策标准,一直朝着错误的方向走,直到越走越远,积重难返。当你警觉过来,为时已晚。
在各行各业同质化严重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的还是不是过去人们眼中的英雄?比起大咖,我们更需要怪咖;与其最好,不如不同;不一定要最大,但要尽可能与众不同。只有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才会得到和别人不一样的成果。所以,如今更有时效性的道理是:与众不同,就是英雄。
不稳定的时代,我们追求稳定。稳定的时代,我们追求可能性。
2.第二个距离:道理的偏见性
听了道理,跟过好一生的另外一个距离是,对道理的偏见。简单来说,就是要么是信息出现了残缺,要么是解读出现了偏差。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在对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时,有3种处理模式,分别是:删减、扭曲、一般化。
什么是删减呢?
我们大脑每秒钟会接收到超过200万条的信息流,这些信息数据太过庞大,因此我们大脑会对某些信息进行自动屏蔽,这个过程就是删减。比如你去车站接朋友,出站人潮汹涌,所以你的注意力,会放在寻找这位朋友的形象上,以便快速对朋友进行锁定,这时候,你的大脑就会把与你朋友无关的信息删减掉。
什么是扭曲呢?
扭曲就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时,我们让这个信息,变得符合自己的观点和角度。举个例子,妻子等丈夫下班回家,丈夫一般晚上6点就会到家,但今天丈夫在没有提前知会妻子的情况下,到了7点还没有到家。这个妻子会怎么想呢?如果她是言情剧爱好者,她会想,老公是不是出轨了?但如果她是常看新闻的人,她可能会担心,老公是不是出交通意外了?妻子一肚子埋怨,正等着丈夫回来责怪一番,这时候家门打开,丈夫从背后拿出一条项链,老婆才突然醒觉,原来今天是他们的结婚10周年纪念日,丈夫跑到城市的另外一头,才买回了这份自己心仪已久的礼物。
那什么是一般化呢?
大脑在处理数据的时候,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就是一般化。还有一种译法,把它叫作归纳,叫法不同,实质一样。比如,一个女孩谈了3次恋爱,3次都被男孩甩了。于是,她得出了一个结论: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这就是一般化,把具体的事件,放大至涵盖所有事情。俗称:以偏概全。
我们愿意去相信:我们看到的道理就是道理的全部,我们听到的道理就是真理。可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一种幻觉。
幻觉产生的原因,是我们懒,我们希望一劳永逸。
你对道理的偏见,要么来自信息的残缺,要么来自理解的偏差。你想想,你每天快速阅读,看起来很爽,但真相是,你每天看到的,是残缺的信息,再加上你头脑中有限的认知,你每天看到和理解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不敢想象。
你鉴别了道理的时效性,最后却败在了道理的残缺上。你保证了道理的时效性、完整性,最后又败在了理解的偏差上。
3.第三个距离: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还记得在新东方教英语的时候,我就跟学生反复强调这句话: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永远记住,有效果,远比有道理,更重要。
道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产生效果,提高效率,仅仅是让你感动、触动、有共鸣,远远不够。
4.第四个距离:起点和终点
道理有没有用,能不能让你过好这一生,归根结底,还是得看你有没有去行动、去使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道理没用,是你没用。
当你能判断道理有时效性,你对它的理解也基本没有偏见,继而发现了这个道理不仅仅有道理,而且有效果,剩下最后一步,就是使用了。
这时候,你可以把道理作为行动的指标,然后快速地行动起来。如果犯错,回头思考,及时调整。
道理是起点,而不是终点。因为所有的道理,只是一条信息或一个观点,它是一个起点,而不是一个终点,但很多人,把道理当成终点,所以他们决定听了就算了,听过了就完成了。
如果你把学习和道理视作终点,最可怕的结果是,你永远吃不饱。你忘记了,让你饱的不是食物的量,而是食物中的营养。你永远吃不饱,所以你永远都在吃,最后变成了这么一种人:饱死而无用。
学习永远是这么一件事,快速吃五碗,不如慢慢吃一碗。快从来不是手段,更不是目的,消化才是。
请记住,阅读是进食,思考是咀嚼,行动是消化,“道理”亦然。
你思考过的道理,才能让你过好一生;反之,不值一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