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花王朝概说
诺曼底王朝干了没多少年头就干不下去了。倒不是说诺曼家人干得多么不得人心,或者被什么人民起义和革命给推翻了,没那么过分。问题出在了一个很是令人尴尬的事实上,生不出儿子来了,王室再传了三代以后,就没有了男性的继承人。
这个问题必须要在这里多说几句了,因为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不光英国出现这样的问题,整个欧洲的中世纪,各个国家因为男丁缺乏原因导致的国家继承的混乱比比皆是,这让我们这些熟悉了东方国家,比如中国这样的继承顺序非常稳定有序的国度的人,读到欧洲历史一些类似桥段的时候往往抓耳挠腮,一头雾水,基本上对他们复杂的继承关系一筹莫展。
我们搞不清楚倒没啥太大关系,大不了就这么糊里糊涂也能将就着看。问题是他们自己动辄就要为王位开战,如此一来国家烽火连天,生民涂炭就是免不了的常事。所以,为啥中国的老祖宗能总结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的至理名言呢?就是为了预防这个事啊,可惜,欧洲人不信这一套。
调侃完了,说点真正的道理吧。其实,东西方在这个问题的差别和不同的处理方式正是反映了彼此之间的社会伦理差异。东方中国的嫡庶,长幼尊卑有别这样的特征是永远也无法在古代的西方出现的,就像儿子造老子的反,这在西方封建时代是常事,但要到古典的中国,那就是大逆不道,简直不可想象的事情。
具体到王位的继承上,欧洲人由于基督教的教义限制,只能保持名义上的一夫一妻制,而且私生子一般都地位较低,大多会被剥夺继承权。这样一来,男性继承人的概率就不会太高,所以传统上只能形成以血缘关系的远近,男性相对优先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王位的继承。也就是说,历史上我们中国人一般称为“外戚”的皇室系统获得了合法的继承权。
显然,每当换一轮外戚上来执政的时候,国家的字号就得跟着换了。大英帝国历史上诸多不同的王朝大致上就是这么来的。
接着说金雀花王朝。她的正经大名叫“安茹王朝”,安茹这个名字来自于一个当时的法国贵族家族,他是诺曼家女儿马蒂尔达夫家的姓,马蒂尔达的儿子,后来的亨利二世就是这个王朝的第一任国王。以下引用一点资料说明一下金雀花王朝的建立过程。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又名普兰塔琪纳特王朝(金雀花拉丁文直译就叫普兰塔琪纳特),在法国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安茹伯爵是宣誓效忠于法兰西国王的一个封建领主,第一代伯爵是法兰克贵族安热尔热(Ingelger)。十字军东征时期,安茹伯爵富尔克与梅利桑德共治,成为耶路撒冷国王。富尔克和梅利桑德的长子鲍德温继承了王位,而富尔克和原配所生的长子若弗鲁瓦继承了安茹。
1127年,若弗鲁瓦与亨利一世的女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的遗孀马蒂尔达成婚。由于马蒂尔达的弟弟早在1120年因沉船事故去世,她被亨利一世及其封臣承认为英格兰王位继承人。
1135年,亨利一世去世,马蒂尔达的表兄斯蒂芬乘其身在海外之机,率先加冕为王。此后,两人在各自势力支持下掀开了为时19年的王位争夺战,英格兰陷入无政府状态。
1141年,马蒂尔达一度俘获斯蒂芬并被承认为英格兰女王,但她未能收拢人心,未及加冕,私生子哥哥兼盟友格洛斯特伯爵罗伯特即被斯蒂芬的军队所俘,她被迫释放斯蒂芬作为交换,斯蒂芬于1142年复辟。
1153年,两派达成协议,斯蒂芬仍是英格兰国王,但死后由马蒂尔达皇后的儿子亨利继承。
1154年,斯蒂芬去世,亨利继位,是为英王亨利二世。
以下是金雀花王朝的概括介绍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国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
王室家族是一个源于法国安茹的贵族,从12世纪起统治英格兰,首任英格兰国王是亨利二世。除家族原有世袭领地安茹伯国(1060年–1203年),该朝曾统治过诺曼底公国(1144年–1204年及1415年–1450年)、英格兰王国(1154年–1485年)、阿基坦公国(1153年–1453年),一度拥有从比利牛斯山到苏格兰边境的广大统治版图,后世称此时期的英格兰王国为“安茹帝国”。
金雀花王朝的正式君王有八位,统治着1154年–1399年的英格兰。1399年理查二世逝世后的英格兰由该朝的两分支系——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先后统治,而这两家族因为王位争夺而爆发了15世纪后半叶的玫瑰战争。
金雀花王朝期间,英国文化艺术逐渐成形,最能表现中世纪文学精神的诗人杰弗里·乔叟便处于这个时代。哥特式建筑在这时期盛行,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约克大教堂正是根据该建筑形式重修的。政治、社会形态也在发展,如宪法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宪章》便是约翰王签署的,英格兰议会、模范议会源于该朝。而较专门的教育机构也建立起来了,包括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