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武大:最美好的热情和青春,都在珞珈山上

武大:最美好的热情和青春,都在珞珈山上

作者: 职问师姐 | 来源:发表于2018-01-09 10:53 被阅读0次

    武大出名史

    武汉大学近几年名声大噪。武大从一所“好像还不错”的学校,慢慢变成了一所“特别好”的学校,要归功于他们:樱花、校花、辩论。

    武大官方很少主动宣传学校里的樱花,但每年三、四月份,还是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涌入武大看樱花。家长会在拥挤的人潮中非要孩子站在樱花树下,拍一张游客照打卡,并大声喊着:“儿砸,你看武大多美,明年高考一定要考武大,知道不!”

    武大的樱花其实只在一条樱花大道上,说不上壮观。但配上武大特色的建筑,别有韵味。每逢“樱花劫”,这里的学生要用半小时才能穿过赏樱人潮;本部的学生慕名来打卡,只能避开高峰,起早摸黑地来。

    后来,从人大校花康逸琨毕业照登上人大官方主页、疯传网络开始,中国高校不再比拼谁是“中国最美高校”,开始比拼校花。

    武大校花的神奇之处在于,在其他综合类大学隔几年才能出一个爆红网络的校花的情况下,武大的校花总能持续输出,闻名程度不比中传、北影等学校的校花差。

    我的同学自考上武大以来,周围的人问得最多的是两个问题:樱花美不美?黄灿灿本人美不美?

    后来,随着《奇葩说》连续几季的热播,武大辩论的实力被更多人知道。在辩论界地位不低、因《奇葩说》而广为人知的周玄毅和陈铭,就是出身自武大辩论队。他们现在仍然是武大辩论人的教练。

    在武大,规则可以被讨论

    其实在《奇葩说》火起来之前,武大辩论队已经闻名全国辩论界,是全国高校辩论赛中的冠军候选队伍之一。

    在大部分的高校,辩论队是一个普通社团,队员加入不一定是为了比赛,更多的是为了感受大家庭的温暖。而在武汉大学,从院辩论队到校辩论队,从日常培训到正式比赛,辩论有一套完备的体系和流程。武大辩论参加过的大赛视频,经常被其他高校拿来反复研究,学习他们的解题套路。

    武大每年有四轮大型的辩论赛。

    第一轮,是院级新生赛,选出每个学院的辩论队新成员;

    第二轮,每个学院都会派出队伍参加校级新生赛;

    第三轮,是院系举办的比赛,俗称“小金秋”,分别有“E鸣杯”、“仲夏杯”、“寻理杯”和“星球杯”。

    第四轮,是最瞩目的金秋辩论赛,所有院队参加。

    而闻名全国的武大校辩论队,则是从这些比赛的优秀辩手中选出。

    武大学生把辩论当成一场事业。一场正式的比赛背后,是十几场模拟赛和练习赛的训练。我的同学Leon在武大的学院辩论队训练时,每天除了上课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用来辩论。备赛期间,Leon白天打练习赛,晚上回到宿舍就根据师兄的意见修改讲稿,重新背讲稿,直至一两点。

    即使比赛打输了,只要赛季没过,他就闲不下来。无论是院级还是校级,比赛落败方都要为还有比赛的队员或队伍做陪练方。Leon说,本来输了比赛其实没自己什么事了,但陪练方还是像准备比赛一样认真。每一场练习赛和模拟赛,他们都要以猜到对方100%的观点为目标,准备马虎了会被队长骂。

    由于有无数场严肃的练习赛和正式赛,一个武大辩手最多在第一年就打过50场辩论赛,比别的学校辩手四年的总和还要多。

    辩论氛围浓厚,加之校风自由,在武大校园内,学生可以自由讨论规则。

    Leon在读大二的时候看过一场校级的辩论赛。那时樱花季节刚过,辩论赛的辩题是学校是否应该设立美食街。当时美食街是一个利润项目,虽然吸引了游客,但也给学校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主办方请了学校领导在台下看辩论。比赛结束后,校领导当场表示会接受学生意见,取消美食街。

    Leon说,他所理解的辩论,是把一个话题拿到台面上说,各方有充分的空间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辩论氛围浓厚的武大,辩论精神不只是纸上谈兵,能延伸到学生表达诉求、讨论规则的范畴上,这让他更加爱辩论,也更加爱武大。

    在辩论之外,武大学生也善于表达自己的诉求。

    2014年武大进行学分制收费改革,制度突然修改,学生打开教务系统会发现自己无缘无故欠缴学费,不按时补交还会影响下学期的注册。

    校方一开始没有跟学生解释清楚来龙去脉,学生以为是学校变相涨价,“你欠武大多少钱”一度成为热点话题。

    由于学生集体上诉反抗,校长迅速在珞珈山BBS上发帖,解释清楚缘由,也放宽了缴费时间。

    自由还是散漫?

    就像中财和贸大相爱相杀,武大和华科也是一对欢喜冤家。Leon跟我讲过一个段子。校外人进武大看樱花一般要交20块钱门票费,如果是华科的人,则要价30。

    逢年过节,或者要蹭热点,武大官方会拉上华科秀恩爱。

    如果他们是一对恩爱CP,那真是太反差萌了。武大学风自由,华科出了名的学术氛围浓厚;武大文科见长,华科理工科突出。

    Leon临近毕业时,曾经因为这个问题困惑过。在他看来,华科人更加踏实,在学术上有扎实的根底;而武大的大部分人,略显轻浮。在求职季,拿着高绩点的Leon焦虑了整整一年。他说,觉得自己四年没学到什么,实在没有底气在HR面前吹嘘什么。

    学风自由是武大人最骄傲的一点之一。选课自由,上课自由,转专业也自由。唯一的约束是挂科没有补考必须重修。更加夸张的人,Leon有的同学散漫了四年,学分欠了一堆,教务处给他打了一通电话说了两句就没有后续了,他最终顺利毕业。

    Leon参加的社团没有别人多,他更喜欢到图书馆学英语和看书,去图书馆时,室友经常会调侃说一句:“真是学霸啊~”Leon虽然知道室友没有恶意,但是心里觉得别扭。

    “爱去图书馆就是学霸了?说好的自由,为什么只能自由地玩,不能自由地学习?”Leon说。

    在他看来,武大的自由一旦过了火,就是散漫。

    “如果一个学生不学习不上课,他可能还是可以顺利毕业,凭着武大的名声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这一定不是武大的本意。同一种制度,对于不同的学生,也许是自由,也许是散漫。”

    “以后的人生都是贫瘠的荒漠”

    读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Leon很喜欢探讨这个问题。

    无论是高考刚开放的那些年,还是最近几年,读大学最终导向的结果,都是找工作。但在过去,大学生通过大学获得知识,然后运用到工作;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是通过学校的名气来获得一份工作。

    过去的人选大学会看师资、看学术水平;现在的人选大学,除了看学术实力,还要看美女多不多,出不出名,学风自不自由,是否在某些大企业的Target School名单里。

    武大的网红校花一个赛一个漂亮,黄灿灿、吴倩等开始演戏,跟科班出身的演员争夺市场,武大人为之骄傲。

    武大的辩手周玄毅、陈铭通过网综走红,身价疯涨,学生加入武大辩论队,仿佛就走上了一条成名之路。

    但是,这些花边的光环除了让武大更加闻名,高考录取线逐年上升之外,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没有更重大的影响?

    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在求职期特别迷茫的Leon,走上职场后才发现,参加社团学到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让他比其他应届生成熟一点。

    一个人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要用到实际,也许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大学对人的影响有多大,要留给时间去检验。

    说起在武大的时光,陈铭总是一脸幸福

    但无论如何,没有人会愿意去抨击那四年的光阴。

    挤在樱花大道的人潮中来不及跑去教室了,干脆逃课在樱花树下一顿猛拍;

    为了打比赛在外面租房子通宵达旦地讨论辩题;

    为了追一个姑娘做尽各种蠢事傻事……

    也许都没有什么意义,但就是重要,就是美好。

    在一个讨论为什么要读武大的帖子下,知乎网友@可见迪 说道:在这里四年的美好,会衬托得你以后的人生都是贫瘠的荒漠。

    最好的青春,都埋在了珞珈山上。

    此后的锋芒,都是相对的锋芒;此后的快乐,都是将就的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大:最美好的热情和青春,都在珞珈山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jw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