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
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一本书中,讲了「熵增」。书里面对「熵增」这个知识有了定义:熵增过程是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
可是到底什么是「熵增」?
我们还是不知道。
这时候老师举了个例子:比如你的房间里面,整齐的摆放了家具,一尘不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在没有人收拾的情况下,房间里面越来越乱,各种家具的摆放越来越杂乱,地上也铺满了灰尘杂屑,这时候就是“熵增”的。
虽然这个比喻不是完全贴切的表现「熵增」,但是却能够更好的帮助理解。
我们光靠看定义,是学不会知识的。
没有哪个知识的概念是独自存在的,每个概念都通过一套共同的联想系统,存在于互相关联的网络体系当中。学习是通过例子找出问题和答案的规律,重塑大脑的连接而完成。与“连接”有关的的,包括大脑神经元、轴突、树突、神经递质等,这个层次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进行研究和探索。
学习之前,首要的是明确什么是问题,什么是答案。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连要学的知识要解决什么问题,和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了“学习”。
最后只是进行了记忆,记住了知识的定义,仅此而已。
光知道F(x)=x的定义是以x为自变量的一元函数,这并没有什么用。
例子是,你爸用1块钱买了1斤土豆;你大舅用了2块钱买了2斤土豆;你二姨用了5块钱买了5斤土豆……这个例子其实是没有穷尽的,只有通过无限的例子,找到共性——几块钱能买多少土豆?
通过联想例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们构建了知识。下次我们即使不记得20块钱能买20斤的土豆这个例子,通过知识,我们也能够获得问题的答案。
知识不是信息,学习不是记忆,并无法仅凭记住所有例子来学会知识。这也是人们不论是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都最容易犯的错误。以为听懂了知识,就觉得自己学会了。
信息是具体的例子,知识不是可被直接记忆的信息,而是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华罗庚先生的「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读书方法也是指:先用更多的例子帮助我们体会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关系,而当我们真正学会的时候,这些例子的信息就被压缩成知识。
不论是学习知识,亦或是接受观点,我们都会面临着同样的行事逻辑。
约瑟夫·坎贝尔曾说过:如果你想改变世界,那就改变比喻吧。
想要说服别人的人,不应当把信任寄托在正确的论点上,而应该寄托在正确的措辞上。
就说服别人而言,我们不应把语言看作是传递概念的手段,而应该把语言视为一种影响机制,视为诱导信息接受方达到认同或做出行动的手段。举个例子,我们在写社交媒体的评论时,与其说我们是在向他人解释自己的立场,倒不如说是在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立场。
运用语言,引导对方把思路转向对我们有利的领域,这些领域里有着有利于我们观点的联想,从而使我们得以达成自己的目标。
而引导联想的工具就是比喻,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能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我们是如何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出我们也许并不需要的选择的?
就像我们不生产水,但我们是水的“搬运工”?
下篇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