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境总是在变化之中,所有的发生的事情,都是在促进改变,事情不按着你的期待去发展,也是很正常。事情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这也是易经里的智慧了。
我以前不喜欢沟通是比较被动的,但现在不怎么与忍沟通,则是因为我认为沟通其实没太大作用,能理解的不需要迷去费力地说。
不能理解的,你即使努力地去解释,对方也经常可能会去曲解,把自己的观点投射到你的身上,就跟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一样。
不过我真是不想老是经历到极端的情绪状态了,还是心平气和安静地读书写作跑步,是最好的生活了。
我就是想努力,然后感觉好一点,不想要花了钱,承受了精神压力,最后又得自己恢复。
成绩真的都是自己拼出来的,所以我不再相信也是情有可原的。
今天是周六,周六的写作状态不是非常好,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过去训练是没问题的。
早上在小区跑步了,真是一个大的进步,明天继续,而且慢跑3公里,对膝盖和脚踝的负担,能轻一点。
晚上去馆里,到了市里,下来公交车后,可以跑步过去,又能跑3公里,下课以后,也可以跑到站点,否则又得像昨天,等那么久了。
和假人训练,还是有一定的好处,没有压力,没有女生搭档的时候,我就只能和假人一起训练了。
我可以练十字固了,三角绞,扫技和过腿,还可以发力,这在人身上是做不到的。
2.
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去寻求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沟通的关键。
以前在培训学校,有一位女同事,就非常擅长使用共情沟通。
她刚到学校的时候,什么也不会,主管让我带着她熟悉助教的工作。
我把工作流程都很详细地告诉她了,但她并不怎么往心里去记,还是什么都问我。
而我对工作还是有比较强的责任心,所以她问我,我就会告诉她,甚至帮她去完成。
与学生打交的工作,是比较简单的,让他们上课前签到,检查作业也是走个形式,表示学校对他们负责了。
但那些留学考试却是比较复杂的,如果自己没考过,就得下点功夫去研究。
3.
有人和她说了什么,让她认为在升老师这件事上,我和她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如果我先上课,她就得接替我做助教了。
在一起备课试讲的过程,就变成了一场非常不愉快的对抗的过程。
后来领导觉得她的上课表现比我更自信,就让她先开始上课了,但她却并没有准备好,在上完一期课后,就辞职去她男朋友工作的城市了。
而我也在备课期间承受了额外的精神和情绪上的压力,对我后来的上课,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这应该就是一个双输的结果了,本来一起备课试讲,可以是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
但却变成了一场恶性竞争,最后谁也不是赢的那一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