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想去食堂吃饭,就叫了外卖。
杨国福麻辣烫,这个还是在广州的时候发现的,吃过几次觉得特别好吃,附近的店开业的时候我还很是高兴了一番。他家的汤是奶白色的骨头汤,味道都在汤里,菜直接在汤里煮,所以菜也吸足了汤的味道。辣椒油比较少,我不喜欢太多的油。吃完菜,喝喝汤,再美不过了。
贵州的麻辣烫有点像成都的串串香。小时候,在学校右边、城中心十字路口的左边就是麻辣烫一条街。临街的摊位上放着竹签穿好的菜,一篮一篮的分别装好。摊位后面就是几张小方桌,桌子中间挖空好让煤炉露出来,炉子上架着中等大小的铝锅。熬了不知道多久的锅底咕嘟咕嘟的,时不时飘散出诱人的味道。
锅底大概是红汤吧,有辣味,底料用纱布包着在锅里煮,快干了加点水、加点盐。据说只是在收摊时把当天晚上的残渣捞出来,汤是不倒的。
其实已经记不得汤的样子了,毕竟那会街上哪像现在灯火通明,麻辣烫几乎都是路边摊,好点的接个几瓦的灯泡,差点的就是煤油灯和蜡烛了,保证你不会吃到鼻子里而已。
选好要吃的菜,直接找空余的桌子坐下,锅子一直就在那烧着,自己把菜丢进去煮就行了,那会如果能捞到上一桌的“漏网之鱼”就跟捡到钱一样开心。
蘸水是没有的,汤已经很辣、味道也很足了,没必要。不过后来在市里的时候没有发现这种吃法、这种味道,果然我家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啊。可惜后来卖的人越来越少,直至绝迹,那味道只能在记忆里回味了。
到了大学,宿舍叫着去吃串串香的时候还惊喜了一把,原来四川也有啊。可惜,吃了以后觉得味道太差,汤不好吃,又油。16年去成都,慕名去吃了一家超火爆的串串香,好吃是好吃,还是没有儿时的味道。
云南的麻辣烫完全就是另外一个品种,有次看到有店打出麻辣烫的招牌,立马跑去吃,一看那做法就知道跟我记忆里的完全不是一回事。选好菜以后给店家,他会帮你在锅里煮好,加好调料以后一碗端给你,跟现在流行的冒菜是一回事。吃了好多家,大部分都不好吃。
有些是在汤里煮菜,那样稍微还有点味道,有些直接是用白开水煮了加汤加调料。不管哪种做法,味道都寡淡至极,红汤就是辣椒油的味道,清汤就是一股油腻腻的鸡精汤。
真希望家乡的麻辣烫能重现江湖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