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961/10a4fb391415875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961/85dbcdd8cb26c1b9.jpg)
历时十二天,读完了福莱特的又一大部头——《圣殿春秋》,我知道,世界从这里将要变成一个新的模样了。
不由得想起和老师辩论过的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的出生是偶然还是必然。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我认为是偶然,而世代信仰基督教的老师认为是必然。我不解,难道我们不就是自己的父母在某个日子里云雨之欢的产物吗?我们的诞生,需要一系列的巧合叠加在一起才能实现。这难道不是偶然吗?而虔诚地笃信上帝的老师不以为然:如果一个人的出生是偶然,那么他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呢?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来就有自己的使命,我们的生命才有了意义。
老师说完,我想起了一句诗:天生我材必有用。
还记得初中时,我最爱的老师对刚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并且极度叛逆的我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么就去适应它。”从那时起,我开始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如果这个世上没有人在乎我的想法,没有人会倾听我的声音,那么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没有人生来就是领袖、艺术家、科学家,但是似乎有人注定会成为领袖、艺术家、科学家。我反复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和所谓的“有前途的事”之间做着抉择。社会在变、时代在变,“有前途”的事情也在变。我选择了做我喜欢的事,就像我选择了这本书——做自己喜欢的事,直到世界为你改变。
世界不会为我改变,但是会为汤姆、为杰克、为阿莲娜、为菲利普改变。对,就是这些小人物:一文不名的建筑匠,女巫的私生子、谋反的伯爵之后和在修道院长大的孤儿。汤姆一心只想建一个宏伟美丽的大教堂,即使全家忍饥挨饿也固执地抱有他自己的幻想,他幸运地遇到了杰克——一个注定要成为建筑匠师的孩子。杰克一生只爱两件事——建一座独一无二的大教堂,完成汤姆的遗愿和与阿莲娜在一起。菲利普的愿望不仅仅是修建大教堂,而是勤勤恳恳地用实际行动侍奉上帝,任劳任怨地做上帝的仆人。
汤姆死了,阿莲娜嫁给了她厌恶的人,杰克离开了他心爱的大教堂,王桥镇被毁了一次又一次。就在所有人都丧失希望,似乎连上帝也不再听取他们的祈祷,邪恶就要战胜正义的时候,我在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一个人信念?宗教信仰?权力欲望?都不是,是爱。是汤姆对建筑的爱,是杰克对建筑和阿莲娜的爱,是菲利普对上帝的爱。正是出于他们的爱,杰克建成了英格兰最宏伟的大教堂,阿莲娜统领着最富饶的土地,菲利普成为大主教,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并传达上帝的旨意。正是出于他们的爱,结束了诺曼王朝,开启了安茹王朝,掣肘了君主制。世界因为他们的爱,将不再会是旧的模样了。这让我想起我爱的另一本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只要是你真心想要的,只要是你一心一意热爱的,终究会得到的。
看完全书,我开始思考基督教。也许其本身是好的,是教导人们惩恶扬善、开化愚民的。在英国的中世纪,识字的人尚且了了,更不用说受教育和思考了。宗教是用来解释一切人们所不能解释是现象的;宗教也是法律,因为它是唯一成文的规则;人们只有把孩子送到修道院才能学习读写;教士被认为是最具智慧的人。而今天呢?在法治社会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宗教的意义到底还剩下什么?且不说当下,就是在那个中世纪,宗教同样被用作恐吓、陷害的工具。一个人可以肆意妄为地烧杀抢掠,只要在事后向宗教领袖忏悔并得到宽恕即可。宗教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手里,没有在维护和平上起到任何作用。有人利用一个好的制度做坏事,不能说明这个制度是坏的制度,但至少能够说明这个制度是不完善的制度。几百年前如此,现在亦如此;基督教如此,其他任何宗教信仰都如此。
一直觉得威廉是个很可笑的存在,他有欲望、有恶念,却没有头脑和胆量。每次杀人之前都浑身发抖,我一直在揣摩,那是激动得发抖,还是害怕的发抖?他爱阿莲娜,他忍不住看她,忍不住对她有非分之想。但当他得不到阿莲娜的时候他又恨她,一心希望毁灭她。他喜欢烧杀抢掠,但每次面对手无缚鸡之力的教士和修士都怕得魂飞魄散。他就像一个到死都没有长大,没有成熟的孩子,即不能像沃尔伦那样坏的彻底,又不能虔诚地信仰上帝而向善。导致他自己始终是沃尔伦的一枚棋子。让人捉摸不透的还有菲利普副院长,他究竟是如他自己所说,只想一心一意侍奉上帝,为上帝建造最好的教堂、吸引更多的信徒,还是像沃尔伦所说,他不过同样是借上帝来满足自己的骄傲和野心。不过不管怎样,菲利普副院长没有做不可饶恕的事情,即使是借上帝之名,也是做正确的事。
最后最后,只想说,好的翻译是让人找不到原文影子的翻译,书写的长不是有错别字的理由。
完。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3961/36178b6c152a34f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