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母亲节”不一样的故事和感受

“母亲节”不一样的故事和感受

作者: 亮哥2023 | 来源:发表于2020-05-14 11:31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母亲节,

感恩孝道的母亲节;

虽然是一个“洋节”,但是和我们传统的节日,

缅怀故人的“清明节”,

纳福安康的“端午节”,

思念团圆的“中秋节”,

这些节日蕴含彰显的意义和理念一样,

慢慢得到大家的认可接纳,推崇传播。

今天,“母亲节”被微信群和朋友圈给刷屏了,

常言道,少去关注圈,多做影响圈,

但是今天这个日子,特别神圣,

也为了完成007作业,我就随性而谈,这一天的经历和感受吧!

因为昨天孩子吵着,今天一大早就要去钓鱼,而不想去参加上午的“母亲节“主题活动;

好不容易,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并软硬兼施的方式做通了工作,却搞得我有些郁闷;

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所谓”行为背后必有需求“,孩子出于天性,好玩、及时行乐,我能理解;

但我从中却能感受到“感恩”“孝道”,这些基本原则培养的缺失;

这个是我此刻需要被看见和反省的。

再来检视一下今天的自己,

上午参加生日会,中午去西贝吃饭,下午去江边钓鱼放风筝,晚上送货忙到很晚才回家。这一天看似忙碌充实,可是却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给忽视了,

“没有打个电话回去问候一下孤独年迈的母亲”;

不管有什么原因,

自己作为儿子这个角色,做得不到位的;

作为父亲,儿子的榜样,表现是不及格的;

所以,只是想如何要求孩子去学会感恩?

又如何去给孩子传承百善孝为先的理念?

明显是在“说一套做一套”啊!

忙就是心的死亡

此刻,我不禁产生一种淡淡的悲伤和自怜感来。

坐下来再冷静地觉察和反思一下,

自己这一行为,背后的根源和需求是什么呢? 这二天,“儿子亲手活埋老母”的事件,

因为“不孝顺”而登上了热搜头条,

成为千夫所指,万人唾弃的目标。

这让我从人类基因和人之本性这个角度来剖析这一事件和我这一行为。

《自私的基因》里有一个著名的理论:

人,不过是运载基因的工具。

就是说,基因创造了人,利用人来运载和传播自己,好让自己永远不死。

我非常认同这个理论。

因为很显然,人的绝大部分天性,都是为了自己的基因能更好地繁衍下去。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弃老保幼”策略

从基因的角度说,老人已经完成了繁衍基因的使命,留在世上再无意义,所以应该舍弃。

而幼童必须好好长大,才能继续繁衍基因,所以必须保护好。

其实不只人类,自然界几乎所有动物的本性,都是“放弃老的,保护小的”。

我们常常看到猫妈妈为了保护小猫,扑过去和大狗拼命。

羚羊为了保护小羚羊,勇敢地挡在狮子面前不肯跑,为小羚羊赢得逃命时间。

但我们从来没见过一只羚羊为了老羚羊赴死,一只猫为了老猫拼命。

自然界里没有一种动物,是“孝顺老人”的。

所谓“乌鸦反哺”,早就被证明是没有的事。

因为“照顾老者”,不符合基因的生存策略。

如果把动物(包括人)比作一条船,把基因比作这条船上的乘客;

那么基因一直在努力做的,就是趁着当前这条船没有沉,赶紧制造更多新船,然后跳到新船上去。

在生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基因不是努力造新船,而是尽量去修补老船,那这个基因可能就无法存活。

换句话说:那些“孝顺老者”的动物,很容易就绝种了。

只有人类,因为占尽了生存优势,具有了“不抛弃老人,依然能很好繁衍”的能力。

所以在几千年的文明教化里,慢慢学会了“尊老爱幼”,而不是“弃老爱幼”。

但遗憾的是,因为“尊老”这件事并不是来自本性,所以很难完全植入人心。

教化了很多年,依然有很多人做不到,到现在还会出现“活埋老母”的惨剧。

人这辈子,其实都不容易。

大半生奔波操劳,多少苦多少难,一路扛着走过来,不敢享乐,不敢歇息。

而年轻时怎么都好说,最苦最难的,还是人生的最后一程。

人到晚年,生命的力气即将耗尽,身体衰弱,精神萎靡,甚至缠绵病榻,生活不能自理……

如果此时身边无人,可想而知会有多悲凉。

所以,我必须要知行合一,

第一个:对母亲要多一些关心和爱,常回家看看。

他们用爱养育我长大,我也要用孝陪伴他们变老。

别让那个生我养我的人,在悲戚绝望里走完余生。

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也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

第二个:如果不希望自己老无所依,那么请从现在开始,好好教育自己的小孩。

养儿不是为了防老的,但人老了,多多少少都是需要孩子的,尤其是最后那段油尽灯枯的日子。

那么,如何避免自己晚景凄凉呢?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强行灌输孝道。

孩子们从小被拎着耳朵教导:

你必须孝顺父母啊,必须养父母的老啊,必须把父母放在第一位啊……

我们为人父母的,必须明白一个残酷的人间真相:

“不孝”是人的天性。

很少有孩子,是天生孝顺的。

那么,如果我们希望在自己垂垂老迈时,能得到孩子的爱和保护,那就必须教会他“孝顺”。而这,绝不是生硬粗暴地一遍遍告诉他“你将来要孝顺我”那么简单。

王阳明说,要求别人是在讲理,要求自己是在成长。

不管怎样

当我们的孩子都喜欢过“母亲节”时,当他们学会了“感恩”和“孝顺”时,我们就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相关文章

  • “母亲节”不一样的故事和感受

    今天是母亲节, 感恩孝道的母亲节; 虽然是一个“洋节”,但是和我们传统的节日, 缅怀故人的“清明节”, 纳福安康的...

  • 读《完璧归赵》有感

    今天,我看了《将相和》,它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我感受最深的是《完璧归赵》!...

  • 读《将相和》有感

    今天,我看了《将相和》,它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我感受最深的是《完璧归赵》! 《完...

  • s03e04 生活中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浪子

    浪子的故事以前好像读过,和以前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以后如果有机会在读这个故事,也许会有更不同的感受,这个应该和成...

  • 让我印象最深的关于妈妈年轻时的故事

    这个母亲节很不一样,我刚好参加一个母亲节的活动,要求写出关于妈妈颜值巅峰的故事。这次让我有机会展示妈妈年轻时的...

  • 演习,咱敢不敢玩真的

    昨天看了大鹏的新电影《大赢家》,同样的男主角,同样的女主角,但不一样的故事,也有不一样的感受。 之前看大鹏的电影和...

  • 你的一生,我只借一程

    静子总喜欢与我讲她好闺蜜和一位少年的故事,那段故事我听了好多遍了,可听过后的每一次感受都不一样…… ...

  • 读书笔记——《苔丝》一

    每次打开一本新书,就如同和一位新的朋友在交谈,作者写故事的方法不一样,就如同不同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带给 人的感受...

  • 仙女下凡,于是有了妈妈!

    还记得,去年的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吗? 一年的忙碌,今天的母亲节,又想和妈妈说些什么呢?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触...

  • 透过阁楼窥见美——2021秋冬素馨花教室期末叙事

    新新学期新新教室充满了新新的味道,让我们一起打开素馨花教室这间阁楼,透过文字来静听不一样的故事,感受故事中不一样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母亲节”不一样的故事和感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tt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