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李氏砭法学习资料李氏砭法
李师道政先生分享“侯氏黑散”之演绎

李师道政先生分享“侯氏黑散”之演绎

作者: 远水生方 | 来源:发表于2018-03-09 20:27 被阅读191次

    读书不是为"纸上谈兵",不能"隨文衍义",都要以临床实践为准。

    李道政先生

            何紹奇教授博覽古今中醫名著,中醫水平高,我很敬佩,雖然個人對其中個別觀點有不同的看法,不一定對。《讀書析疑與臨證得失》確是本好書,很有啟發性。

            例如何教授在《侯氏黑散》一篇開首直言,“對於此方及其後注文,歷來注家,大多隨文衍義”,此句話俾後學醍醐灌頂,領會此一句話,勝讀十年書。其實不只是對侯氏黑散,許多論述都是隨文衍義。不僅是古醫家,現代許多中醫文章、論文亦是,當然包括我的胡言亂語,正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學習前輩的著作,不論其名聲多大,不能盲目照單全收,其中有許多“紙上談兵”的,即是沒經過臨床實踐的驗證。學習經典著作,主要還是以原著為准,以當時的哲理和當時的道家思想互相參照,因中醫的發展與道家的思想尤其是有關養生的思想有密切的關係。後世的注解,只供參考。這也是中醫棄蕪存精的問題。

      由於歷代的醫家不解何以方名“黑散”,疑方中礬為黑礬,故以為黑礬是方中主藥,解釋方義在黑礬上兜轉,故有許多爭議,以至後世善用侯氏黑散者少。葉天士雖認定菊花用量獨重為主藥,但亦是誤解“黑”字,將菊花炒炭變黑。著《中風斠詮》的中風名家張山雷甚至認為“雜亂無章”,此是沒經過臨床實驗的信口開河。

      如果參照《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周易參同契》:“知白守黑,神明自來。白者金精,黑者水基”。相信會較易理解侯氏黑散之“黑”的意思,明白侯氏黑散就是治療中風後,使神明自复。臨床實踐證明確切有效。

      《讀書析疑與臨證得失》:“高明如葉天士,亦引喻說,‘考古人虛風,首推侯氏黑散,務以填實腸胃空隙,庶幾內風可息’。 ”而《侯氏黑散》注文:“初服二十日,溫酒調服,禁一切魚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藥積在腹中不下也,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葉天士把原文的“腹中”解為“腸胃”,以致俞東扶《古今醫案按》說:“夫藥之入胃,不過氣味傳布臟腑經絡耳,豈能以礬嵌刷之耶。冷食四十日,藥積腹中不下,腸胃誠填塞矣,穀不納而糞不出,將如之何?”批得亦很幽默。

      《金匱要略》一語道破中風的主因是“血虛,絡脈空虛 ”。根據《靈樞?海論》:“沖脈者為十二經之海”;《靈樞?逆肥瘦篇》:“沖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骭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并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結則附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所以,血虛絡脈空虛即是沖脈虛。《素問?舉痛論》:“沖脈起於關元,隨腹直上。”所以,“腹中”應理解為腹中沖脈而非指腸胃。藥積在腹中不下,意即是補沖脈之虛,沖脈充盈則絡脈充盈,不下即能上滲諸陽,灌諸精而中風愈。

      《素問?骨空論》:“沖脈為病,逆氣里急。”逆氣非為氣逆上沖。而是上不能出頏顙滲諸陽,灌諸精;下不能滲諸絡而溫肌肉。故沖脈虛而中風患者,臨床上可見半身不遂之一側手足冰涼。

      《素問?生氣通天論》:“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素問?腹中論篇》:“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服侯氏黑散要禁魚肉大蒜,就是要禁大蒜急疾堅勁之氣,以助藥力使心緩人和。《素問?舉痛論》:“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心緩人和則榮衛通利。

      《讀書析疑與臨證得失》:“仲景既分中絡、中經、入腑、入臟,其證各異,豈有以一方統治之理乎?這與仲景因證立方的思想是相背的,在《金匱》其他篇中也是少見的。”

      正如《干祖望中醫外科》前言所述:“我們談‘變’,必須要先了解它的‘常’ 。”仲景著作主要是先論述生理病理之“常”,即一般性、普遍性,使學者知常識變。中風雖有邪在於絡、邪在於經、邪入於腑、邪入於臟之分,只是輕重不同,表症不同,但就“常”來說,主因、本質都是“血虛,絡脈空虛”。即是西醫所述因腦缺血梗死和腦栓塞引起的中風,此為一般性。按西醫論述,中風因腦溢血所引起的只佔25%。腦溢血所引起的中風,《素問》謂之“薄厥 ”。《素問?生氣通天論》:“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弄通《傷寒論》,自會對“薄厥”的治療方法心領神會。後世分真中、類中等,看似發展了,其實卻是背離了“至簡至易”,使後學者覺得更复雜難明。

      如果我們從另一角度去看,仲景在論述中風時只提出一個侯氏黑散,可見其重要和有效。《讀書析疑與臨證得失》說:“方藥中老師治肝風常重用菊花至30克,就是從此方學來的。”只活用其中一點,已收益非淺。反觀至今論中風者,雖論及中風分中絡、中經、中腑、中臟,但治法上卻不提侯氏黑散。是沒研究過、臨床上沒運用過?或是認為“古方不能醫今病”?為何仍不重視對它整個方劑整體的研究?此謂之“重視經典”?

            文中尽义经方,无述砭论,但医理即通,执砭时乃有醍醐灌顶之感。

    李氏虎符铜砭

    ——转引李道政先生斥“纸上谈兵”、“随文衍义”,继“侯氏黑散”之演绎,一语道破:经方醍醐,灌顶砭论!

                      2018030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师道政先生分享“侯氏黑散”之演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um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