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柳絮

作者: 小傻瓜蛋 | 来源:发表于2019-10-19 09:42 被阅读0次

【(吹柳絮)瑞鹧鸪⁽¹⁾(鹧鸪词)⁽²⁾(拾菜娘)(天下乐)⁽³⁾(太平乐)(报师恩)⁽⁴⁾(五拍)(舞春风)】

红梅枝头独恋春。亭前明月映芳魂。花开四时终有尽,一李花谢成泪痕。

梦中不知身何处,但向青山寄此身。羌笛一曲随风去,典当妆奁送丽人。

⁽¹⁾:原为七言律诗,因唐人用来歌唱,遂成词调。《苕溪词话》云:“唐初歌词,多五言诗,或七言诗,今存者止《瑞鹧鸪》七言八句诗,犹依字易歌也。”《宋史·乐志》入“中吕调”。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至柳永有添字体,自注“般涉调”,有慢词体,自注“南吕宫”。

该调始于五代冯延巳《舞春风》词,清代沈辰垣《历代诗余》录之并注云:“端鹧鸪,五十六字,一名‘舞春风’,一名‘鹧鸪词’,通首皆平韵,与七言近体诗无异。若用仄韵,即系‘玉楼春’‘木兰花’调也。”然又与《玉楼春》《木兰花》不同。

以冯延巳《舞春风·才罢严妆怨晓风》为正体,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另有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双调八十六字、八十八字者等五变体。

冯延巳词名《舞春风》;陈彭年词名《桃花落》;尤袤词名《鹧鸪词》;元丘长春词名《拾菜娘》;贺铸词名《吹柳絮》;《乐府纪闻》名《天下乐》;《梁溪漫录》关注词有“行听新声太平乐”句,名《太平乐》,又有“犹传五拍到人间”句,名《五拍》。

⁽²⁾:一为唐教坊曲名,又称《山鹧鸪》《鹧鸪辞》。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近代曲辞》收唐李益一首、李涉二首。李益所作曲辞《全唐诗》卷二八三又题《山鹧鸪词》,注云:“一本题上无‘山’字”。“词”一本作“辞”,宋王安石《春日席上》诗之一:“今日樽前千万恨,不堪频唱《鹧鸪辞》”。二为词牌名,即《瑞鹧鸪》别称。

⁽³⁾:与《天下乐》本调无涉。与《减字木兰花》别称《天下乐令》无涉。

⁽⁴⁾:《青玉案》别称《谢师恩》,与《瑞鹧鸪》别称《报师恩》无涉。

格律对照:

才罢严妆怨晓风。粉墙画壁宋家东。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燕燕巢时罗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少年薄幸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相关文章

  • 吹柳絮

    【(吹柳絮)瑞鹧鸪⁽¹⁾(鹧鸪词)⁽²⁾(拾菜娘)(天下乐)⁽³⁾(太平乐)(报师恩)⁽⁴⁾(五拍)(舞春风)】 ...

  • 四月

    你是 人间四月天 是四月柳絮 吹漫天 是四月暮霭晚风 吹心间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文// 怀仙 春风, 吹落了柳絮, 吹动了湖水, 吹醒了春天。 相约, 遇见了老友, 畅谈了过往, 展望了未来。 ...

  • 疏桐吹绿,柳絮欲飞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过去,我不理解这句,,却常常将它挂在嘴边。如今,我默默无语,站在村...

  • 《神奇的旅行》读后感

    这个故事讲了,每到春天柳树上长了许多柳絮,风一吹柳絮随风去旅行。旅行的终点就会在各个地方生长。

  • 《神奇的旅行》读后感

    这个故事讲了,每到春天柳树上会长许多柳絮,风一吹柳絮就会随风去旅行。旅行的终点就是它们以后要生长地方。这个旅...

  • 绿色

    初见的清淡 如春日阳光下的柳絮 复杂又简单的交集 陌生的美好中埋下种子 柳絮满天 正确的错误 却留下最深的记忆 吹...

  • 春天到了(2020.4.13)

    啊,春天到了,春风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黄了菜花,吹白了柳絮,吹鼓了一朵朵花骨朵。 春意盎然。小草接到了春姑娘...

  • 一地悠然

    一地悠然 作者 琴心 枊絮飞 随着风 很悠然 五岔路口 风迷失了方向 柳絮无所适从 风乱吹 柳絮乱撞 纷纷扬扬 阳...

  • 《早春》

    农耕播种春光美, 万物苏醒雨露垂。 柳絮绵绵知令节, 乡村处处袅烟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吹柳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yg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