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格式塔的内容,脑海中出现了一座塔的模样。
这座塔,以“存在-差异-边界-接触-体验-觉察-领悟-变化”为地基,以“现象学、我-你关系、场理论、创造性实验”为支柱,以“接触”为平台,建造起来。
通过“接触模式”这道门,我进入这神秘的塔内,里面漆黑一片,“极性整合”这扇窗照进了一束光,我看见塔内的布置,有精美的陈列,也有破旧的摆设;有阳光所到的温暖,也有昏暗角落的阴冷……
借着这束光登入第二层塔,我本能的去寻找窗户,为此到处碰壁,内心恐慌时,碰到一个按钮,按下去,灯光亮了起来,按钮上贴着标签“未完成事件”,忽然醒悟,为何总是用旧办法来解决新问题,模式使然。
在昏暗的灯光下,恍然间看到角落里有东西在蠕动着,软体动物是我的最害怕的,哪怕它很小,我本能的反应是快跑……躲在一个安全的角落,静思我为什么那么害怕它,它又不会对我产生任何伤害!几次追问下,脑海中出现一个场景:我一个人在田间,植物的高度已经没过我的肩膀,我举着双手,哭着叫母亲。当时感觉那些小虫子包围着我,我无路可逃,母亲忙,没来帮我,姐姐拿一个虫子扔到我身上,我吓得大哭……现在仍然不敢动它,但心里已经知道,儿时对它的恐惧,到现在还一直在……抬头又看到了“未完成事件”,我想这是我的一件未完成事件吧!
离开满是恐惧的第二层,来到塔的第三层。这一层是另一番天地,柔和的灯光,大大的窗户,柔软的床,一橱的书……总之很温馨。不知不觉,睡着了,梦到了老家,老院还是那样,四件房子,掉了漆的门满是岁月的痕迹,又直又粗的木头仍然堆在院子里,坐在门槛上想着小时候做梦木头里有妖怪,那时曾被吓醒。梦醒时儿时的恐惧还在,坐起来看到床尾镜子里的自己,想着梦里的老家,梦里的儿时梦,梦告诉我,梦里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对家的眷恋,儿时成长的恐惧……
楼上传来了嬉笑打闹的声音,起身走到塔的第四层,看见彭领着两个孩子正在投入地玩海盗游戏。墙上几个字映入眼帘:关系决定温度!恍然大悟:一切技术方法都是浮云,唯有修复关系才是王道!
再往上走,塔消失,化为了站立的自己。两脚稳稳地,像一棵树一样站立着,呆在当下,感受当下,感受生活,感受在风雨中成长,感受在阳光下开花,待繁花落尽,硕果累累。
格式塔在不知不觉间改变着我,让我笃定从容地生活。我想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座塔吧,它会发光发亮,在我们需要的时候,照亮我们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