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刚到家,就接到某豆公司蔡总的电话,我带着一百个不情愿,接通了电话。
不情愿不是因为下班时间还要再谈工作,而是某豆公司的软件产品太差。正式进场部署软件已经超过两个月,软件还没办法正常使用,各种错误不说,效率还特别低下,动用计算机集群的情况下,计算效率比普通笔记本电脑还要慢几倍。面对实际使用情况,某豆公司的项目经理蔡总,总是能找出各种理由,不是数据有问题,就是计算机集群问题,或者机械硬盘存储问题,翻来覆去,蔡总几乎找出计算机的所有原因,总之,他们的软件没有任何问题。
历经多次优化,上班时间,再次测试,某豆公司的软件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一个空间计算耗时达九个多小时,而同样的计算,普通笔记电脑仅需两个半小时。我们的目标,是想通过引进先进软件,发挥计算机集群优势,将计算时间提高到十分钟。如此一来,某豆公司的软件,像是指挥着一个航空母舰集群,却打不过一个小渔船。面对测试结果,我已经不想再多说什么,相同的话,已经讲过无数遍,再说也没什么意义。原本我以为蔡总打电话过来又是找各种理由,没想到电话里,蔡总没有再进行辩解,而是一反常态,大方地承认他们的软件存在的不足,并表示无法在短期内更新。说完不足,蔡总紧接着话锋一转,表示工作已经做了很多,他们的投入也很大,现在他会发送一个功能说明文档给我,看接下来怎么办。从蔡总的话里,我听出几分意思来,最大的意图是想验收回款,现在是把锅甩给我,让我去向领导汇报。我也不想在电话里浪费时间,长话短说,表示软件无法使用,我也无法走验收流程,有什么事情到办公室再说。
挂断电话,我大概看了下蔡总发来的文档,功能描述极其简略,也就没仔细再看。第二天一上班,蔡总又主动联系我,想要向老郑请示什么时间召开软件产品部署推进会,并且表示由于假期时间影响,要求线上开会。推进会是老郑万般无奈之下定下的一个办法,主要目的还是想催着某豆公司尽快完成部署,好让他面子上挂得住,毕竟是老郑力派众议,引进知名度不那么大的某豆公司。以往的推进会,某豆公司都是极尽所能地推迟或者建议取消,因为他们的软件部署实在没有什么革命性的改进,每次也没有什么可以展示的内容。这次蔡总主动催我安排推进会,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本周由于中秋节放假,只上三天班,我原计划向老郑请示,本周取消推进会,只有三天时间,也不会有太多实质性的工作内容。现在架不住蔡总主动请示,我只好向老郑请示。不料老郑不接电话,也不回微信,办公室也关着门。我只有等待老郑回复之后,再给蔡总回话。
下午时分,还没等到老郑回话,蔡总又来催我。蔡总一反常态的态度,让我产生一种错觉,难道他们的软件在中秋节期间迎来革命性变化,急于向老郑展示。君子成人之美,我也想尽快推进软件部署工作,好让大家尽早用上先进产品。于是,我又给老郑打电话,老郑接通电话,先说一句上午在市局开会,一直没时间看手机,听到推进会请示后,老郑也很高兴,马上表示安排到周五上午。
周五上午,推进会按期召开,内容却是让我大吃一惊。蔡总没有演示软件功能,而是直接坦白软件功能的不足,只是表达方法,没有那天晚上的电话里说的那么直接,比较委婉。临结束时,蔡总在视频会议里,特别强调一句,他专门就这个事情已经提醒向我汇报过,而且发送了文档。此时,我才回过神来,原来蔡总想借那个电话沟通,表明我已经同意目前的软件功能,然后就申请验收付款。而老郑纯粹是领导视角,只管总体进展,不会亲自使用软件,估计也是很希望看到我这个技术人员同意软件功能。如此一来,老郑面子可以保住了,某豆公司可以顺利回款,皆大欢喜。而软件功能是否好用的压力,全部来到我身上,以后单位的技术员只要觉得软件不好用,都会来吐槽我,怀疑我。想通这一层,我没等老郑发话,直接简单说了一句:“我只是简单看了下那个说明文档,认为还有点差距,我觉得软件总的要求,还是原来那句话,功能满足业务应用需要,性能在同等条件下不低于同类竞品。下面看郑院有什么指示?”
我还是把皮球踢给了老郑,只见老郑面露尬笑,清了清嗓子,说:“倒也说不上是什么指示。我主要讲三点,一是提高站位,大家要站在全院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高度,开展软件部署工作。二是要高度重视,一方面蔡总这边抽调精干力量投入到工作中来,另一方面宴会也要积极做好各项组织工作,包括数据准备、测试还有后勤保障。三是场景化应用,不要一味追求功能的数量和计算的性能,要以具体业务应用场景为抓手,尽快落地见效。”
老郑话音刚落,视频里蔡总带头鼓掌,我们这边会议室里也稀稀拉拉地响起一片掌声。
推进会在一片掌声里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