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以为,经历越多的跌宕起伏越无话可说。
——题记
二月底,高中学校举行了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之前的种种,各式各样的心境如泉水般喷涌而来。我曾时常愤懑不平:如果我在冲刺高考前再努力一点点,如果我在高考后的志愿是别的,如果我在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还有其他,我的生活会不会大相径庭。只是没有如果,故而我不希望我遇到的他们重蹈覆辙。
与教师邂逅,纯属偶然;与学校缱绻,也是意外。
出了一个校门,又踏入另一个校门。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是角色变了。在没有来到工作的学校之前,在没有见到学生的时候,我的心早已与他们过完千百次不同的岁月。
日子淡如水般地流过,日子过得程式化,心情也跟着程式化起来。当然,有这样或那样的插曲。在不同的插曲中流转,出了一种插曲,又进入另一种插曲,人还是那个人,只不过心境不同了。
最初的最初,我带着审视的目光与忐忑的心情开始了我的工作与学习。对于备课,我精益求精;对于课堂,我力求完美;对于学生,我尝试着不放弃每一个。我认为,作为老师,严厉是应该的。或许是我的方法不当,也或许我不懂得严慈相济,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感觉在上课时自己常常是一个“牧狼人”,时常将课堂搞得不伦不类,伤人伤己。我迷茫、纠结、痛苦,甚至放弃了希望,当学生站在了我的对立面,与我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时候。
当希望殆尽,失望充斥的时候,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又有什么稀奇,沉默成为了我的武器。
这不,又一个孩子跟我杠上了。
这个孩子学习成绩还不错,学习态度也还好,如果能把努力坚持到底,他考入理想的高中是不成问题的。哪成想,临近期末,或许是复习得厌倦了,也可能飘飘然了,他出现了很明显的厌学情绪,学习不那么认真了,对学习任务也是敷衍了事。更有甚者,他还在课堂上插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语,扰乱课堂。在多次提醒、制止他无用的时候,我那火山般的脾气又爆发了。“请你出去!”我失去了理智,将沉默、冷静抛到了九霄云外。没有僵持,他悻悻地出了教室。教室外太冷,我草草地结束了剩下的教学内容,走到教室外,冷冷地告诉他:“这是我最后一次因为学习的事情批评你。进去吧!”
第二天的课上,我布置了相关习题,让学生自己做。他站起来向我请教问题,我视若无睹。我用余光瞥见他失望地坐下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都如同霜打了的茄子,趴在桌上萎靡不振,我依旧全然无视,尽管我在替他心焦,为他忧虑。他要面临的是期末考试,还有五个月以后的中招考试,一次可以称得上决定他命运的考试。如此状态,结果可想而知。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偶然间,我听到有学生说,他不上学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的态度吗?我有点局促不安。
因为临近期末,桌子上的物品摆放杂乱无比,我就想着整理一下办公桌,顺便梳理一下自己的心情。无意间,一张不大的字条映入我的眼帘,“道歉信”三个字是那么地醒目,甚至有些刺眼!不用看落款,我也知道是他的。我看了下日期,是我批评他的当天!
这下好了!杂乱的桌子不用整理了!我的心更凌乱了!我立即拨通了他家里的电话……
庆幸的是,他又坐回了教室,期末考试成绩还不错。尽管他的家长一再强调不是我的态度的缘故,但我还是惴惴不安:我所谓的沉默、冷处理的方式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有时候,冷处理可能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冷处理衍变成了冷暴力,误会也就应运而生,结果也会与初衷背道而驰。这是我的失误,也是给我的一记警钟,更是我全新思考的开始!
网友评论
应一些家长的要求,我们正在尝试做一个共创式的【家长写作社群】,通过写作记录孩子的成长故事,写自己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分析,写自己的教育理念,写与教育相关的任何事情。通过写作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寻,让家长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认知成长有迹可寻,最终让整个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寻。
详情可阅读:https://www.jianshu.com/p/f7ca2f9dd2b3
如果您有兴趣,希望能和您一起共创这个社群,期待您的参与!
微信号为:qq378558645(这个不是qq号),加微信备注“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