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在8月底的时候,我去参加另一个封闭式6天5夜的课程,《了凡生意经》。
课程是结束了,但觉醒之路才刚刚开始,毕竟,修行是在生活里,而非深山老林里。
记得我之前说过这么一句话,有没有缘分遇见合适的课程是第一步,能排除万难到课堂是第二步,
你能收获多少是第三步,能把学到的实践起来,真正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第四步,同时也是关键的的一步。
作家周岭说: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
所以,在学习《了凡生意经》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改变的必要。为了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我立刻列出了需要付诸行动的清单,如下图所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96958/707f8ccd19cca438.jpg)
有点多,但不能一筐筐的改变,而是一件件的做起课程落下帷幕,已过去一个多月,这段期间内,那些改变在我身上逐渐显现?且让我从学习之后就开始践行的。
01 每天读来《了凡四训》
由于我的时间非常有限,我无法将整本书读完。然而,我记得智然老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至少要把《谦德之效》这篇文章读完。
因此,我在第一个月首先阅读了这篇文章,随后才阅读《改过之法》、《立命之学》和《积善之方》。读了一个多月,我惊奇地发现,改变悄悄地发生了。
以前读书,费时费力,仿佛在挑战一场艰难的战斗。但现在,每当我读完一篇时,我仿佛就像充了电一样,神清气爽,心情愉悦。
每一次阅读不仅像是给内心注入一股强大的力量,更是一次全新的发现和收获。 我想,这就是读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这些经典作品,它们并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它们是智慧的载体,是思想的火花,是开启无限可能的一把钥匙。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96958/12e954c57faf47f2.jpg)
除此之外,在每一个时间段读的感受和领悟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当读到命有我作,福自己求。
这句话时,我就会想到以前去算命是多么幼稚的的一件事,其实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灾祸和福气都来自于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
02 每天吃完盘中餐
在参加课程之前,我每次吃饭都不自觉地留下一些食物在碗里。不知不觉中,这种习惯养成了一种恶习。
可是,我从未意识到,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在无形之中慢慢折损我的福气。“碗净福至”这个词组听起来似乎有些玄妙,但实际上它蕴含着非常实用的道理。
顾名思义只要将碗里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福气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临。有很多方法可以增加福报,而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就是其中一个思想发生了转变后,行动也会随之改变。
自从我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每餐都坚持光盘行动。即使不小心把米饭掉落在桌子上或衣服上,我也会捡起来吃掉。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96958/a741296704c2edcd.jpg)
慢慢地,我的行为影响到了身边的朋友。他们一开始不理解我为什么会这样做,但最终也受到了我的影响,吃完碗里的米饭。
我一直在想,如果将来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会在饭厅挂上一幅字画,上面写着“碗净福至”。时刻提醒家人珍惜粮食,不仅如此,更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和家人。
03每天用功过本
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知道,了凡先生每做一件事,都会用功过格来记录,无论是放生、施粥,还是为老百姓减免负担,他都毫不懈怠。
人的地位不同,所做的事情也不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力所能及去帮助他人。回来之后,我就立马在网上买了了凡四训的功过本,每天时刻来检测自己的言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96958/90b68141f9fd1145.jpg)
有时坐公交车给来爷爷让座,有时也会买黄鳝放生,有时也会把身上的全部现金给乞讨的人.......
当然了,有功就有过,或是没能及时赴约,或是听别人的一句忠言逆耳而产生出不好的念头,或是说妄语......我可以坦然的接受的过错,毕竟还在修行的过程中,而我的目标就是减少它。
写在最后:
课程的6天都践行的吃素,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却觉得吃素头脑更清醒,身体也没有完全不适,反而心情平和,愉悦。课程结束,我回到了尘世中,依然坚持吃素。
然而,半个月后,我破戒了。对于一个吃了20多年吃肉的人来说,一下改变真的实属不易。
因此我也没有特意的勉强自己了,而是改变方法,比如不吃红色的肉,如牛肉,羊肉,哺乳动物的肉等,但是可以吃白色的肉,鸡,鸭,鹅等。
从肉类先改变,再从吃的次数减少,以前不计次数,现在变成一周不超过三次,直到不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