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的周六我去天津看了生病的老同学,晚上咳嗽就来光顾家里的小不点了。基本上每50个呼吸就要咳上一两下钟。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坏了,估计又支气管炎了。
挂号、看诊、化验、开药。雾化带吃药持续3天后,症状几乎没了,所以巩固1天之后,我就自作主张停了药,没再进行复诊。
结果国庆放假当天晚上咳嗽又闯进来了,而且态势比之前还严重。简直当妈的心都被咳碎了。
再次去医院,挂号、问诊、化验、开药。这次医生嘱咐说是过敏性引起的,特别不容易好,要格外小心。
一五一十紧遵医嘱,四天过后症状轻了很多再去复查,本以为最多就是继续巩固的事儿。结果过敏性指标只增不减,医生说继续治疗,稍不注意就会被打回原型。
接着分析过敏指标,建议这次咳嗽症状消失后去北京儿研所继续检查检查,这种过敏性支气管炎特别容易在孩子5岁后转为哮喘。
这下说的老公提心吊胆。我倒是比较坦然,既来之则安之。1岁之前每天斗争在小朋友的便秘问题上,1岁之后天天关心脾胃,1岁半之后基本每半年就跟医院打一次交道,心态已经练出来了。
以前我特别怕去医院,每年的例行体检都吓一哆嗦,尤其是去年一下多了3项小毛病后,特别不淡定,有段时间做梦都是自己得重病了。或者身体上哪儿不舒服了,就开始胡思乱想,这个跟癌症有没有关系,赶紧百度一番。
恐惧本身是引起恐惧的事实之父。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逃避困难,选择了容易。生命哪里能够一帆风顺,所以才有了独特的意义,将每一件降临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做到极致,尽管有些事情让人生不如死。
一位母亲,一个孩子死后,就剩下她和另一个患小儿麻痹的残疾儿子,那个可怜的残疾孩子离不开轮子,这位母亲对自己的有幸心有不甘,曾试图带着残疾儿子一起自杀。
在接收心理治疗时,心理医生请这位母亲想象一下,80岁时正躺在床上,回首往事儿,这时的感受是什么。
她说“我想要孩子,这个愿望我是满足了;一个孩子死了,另一个残疾,要是我不照顾他,他就得被送到福利院。尽管他残疾了,生活不能自理,可仍然是我的孩子。而我也尽我所能让他生活地快乐。”
这个时候,她哭了起来,继续说道“至于我自己,我可以平静地回顾自己的生活;我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我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我的生活没有失败!”
从这位母亲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并不一定是在年老时有多大财富,多少子女,而是对自己一生的付出给出了肯定。道出了生命的意义,再烂的牌,好好打,都是有意义的。
我们也一样,生病看医生乃人之常情,不必唉声叹气。体检就是个过程,即使有问题,积极面对也能找到自己的意义。
今年体检时,出门前老公嘱咐我,只要查不出癌症,就可以放声长歌,即使是癌症,乐观的话还能有30年。
是啊,苦与乐都是生活的基调。
医生要求带小朋友进一步检查,那就听医生的去检查,一阶段一阶段进行治疗。持续一两年总是能治好,只是过程会艰辛些。
当我们发现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就应该把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