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18年厦马很重要的原因是这块奖牌的设计,融合了厦门的各大地标,且这些地标都是赛道路线会经过的地方。从厦门会展中心出发,途经98金钥匙,胡里山炮台,世贸双塔,郑成功像。。。奖牌内圈可360度旋转,寓意中心的跑者永不止步的精神。厦马的中签率蛮高的,抽签结果公布后,大家连夜就开始预订机票和酒店,厦门距离江浙很近,提早订折扣高,出行成本不高。
每一次跑马最美妙的时刻并不是在赛道上,而是赛前倒数开赛日子的那种期待,领取装备那天呼朋唤友的聚会,完赛后的分享和回味。
我的首马17杭马在上马的前一周,当时跑量也不够,想着一周一个全马,所以有所保留,前半程跑完,后半程走跑交替,5:19完赛;一周后的上马,跑完半程后,感觉还未从上周的杭马完全恢复过来,不想因坚持而伤身,所以后半程大部分在走,5:46完赛。心想第三个厦马要好好跑一次了吧!
开始学习和思考全马体力要如何分配, 借鉴跑友的经验和跑步的技术资料,资料说“跑马拉松是一个长时间的耐力运动,需要合理分配体力,将自己的体力分配到全程,而不是前半程。好多选手认为“前半程跑快一些,为后半程节约时间”,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后期“跑崩”。正确全程马拉松的配速应该是非常均匀,从头至尾都应该是一个相近的配速。那么如何分配体力呢?我们把全程马拉松分为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10公里,一定要可以“压速度”要比平时10公里速度降低40秒左右。第二个阶段是10公里—20公里之间,一定要“稳速度”切记不要忽快忽慢,不要受其他选手速度的干扰,按照自己的配速跑。第三个阶段20公里——30公里,这个阶段“不要提速”,半程完成后,感觉身体状态非常良好,很容易提速导致后期跑崩。第四个阶段30公里——40公里,这个阶段“不要掉速”,依然坚持平稳的配速,这个阶段容易出现撞墙期,要根据自己身体状态保持住原来的配速。40公里之后的阶段,可以根据自己体能状态自由发挥,状态好了可以略微提速,状态不好了掉一些速度也就无所谓了。”( 摘自踏浪/健康跑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跑前一再告诫的要压住速度,赛道上却在25公里后觉得体力还不错,开始加速,然后33公里后崩掉,举步维艰。现在回头看到这段资料文字,才醒悟过来。所以一切皆是主观的原因,下雨对我的影响真的不算太大。
最后的2公里,备受煎熬,无论跑还是走都很难受,脚疼,疲惫,雨淋,好想尽快回酒店洗个热水澡睡上一觉。想想为了减肥开始跑步,这受得苦还不如少吃点呢!当然跑步过程中也是有很多的乐趣,要是能瘦点是不是可以跑得快点,跑得轻松点,这次回去一定要下决心减重了!
俗话说得好,事不过三,吸取经验教训,希望下一场全马可以跑完全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