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使然,我从小就喜欢超越。除了跑不快,凡事动脑子的事情都让我赋予了超越的品质。
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无师自通地明白,未来的社会是考验智商的战场,和性别优势或者劣势无关,智商就是王道。这个特质让我对学习挑战无限渴望,我认为那个年代的魔鬼训练和考试机制简直为我量身定做的,并且十分享受其中。
我上高中的时候,做所有科目的习题可以又快又好,并且标准不断提高。在同学们眼中貌美如花的我,又是妥妥的学霸,并且是骄傲的学霸。如是这样大显威风:在高中那几年,自习课堂上,常有同学点头哈腰,满脸谄媚地把自己不会做的习题放在我的课桌角,然后躬身悄然退下;如同给皇上请安退下的大臣。而我眼皮都不抬一下,看都不看那位前来请教的同学,经常不知道是哪位仙班。因为他们知道,我在学习状态中是听不见也看不见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的,神游太虚,打扰了我可能被惹怒了就不给做题了。我过上一会,少则几分钟多则几十分钟,刷刷几笔把题做好,仍然放在桌角,便谁也不理会,继续忙自己的事情。放题的那位同学伸着脖子瞅着,就兴高采烈地又躬身而至,拿了答案就悄然退下。
工作以后,我把在学习上超越的机制瞄向了个人修养方面。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品格才是决定一个人生活品质的核心因素。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可以不停地超越。我发现超越一种不好的品质,才能带动它以及所有附着于它的一切。我发现把自己活成一只一尘不染的白天鹅根本就行不通,脱离现实不说,还处处受气,让人家评价为:天真、固执、不可理喻等等。现实就是一种混杂的能量场,我们不能每时每刻都期待得到爱与美的照拂,尴尬、失望是常有的事情。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的目的有时并不仅仅是超越它,更是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去使用它,让它所附着的一切转化成美好的事物。考验的是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勇气。这个时候,超越就成了一种综合能力。
我总遗憾我没有实现我曾经的理想:做一名科学家。阴差阳错,我这辈子学了外语,做着和文字有关的工作。要是做了科学家,说不定能与特斯拉一样伟大也说不定呢。反正没有实现的好事情,我可以尽情发挥我的想象力,何况不需要统计局的官方数据证明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