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他一回到家作业都不要写,放下书包就守在电脑面前。”干妈一脸无奈的样子。
“那他学习成绩还那么好,都考全年级第一了!”奶奶和干妈在讨论着正在一旁全神贯注盯着电脑的小侄子。
要是在以前,我还真会相信他们所说的,会以为那个一会儿眉头紧皱、一会儿笑容绽放,脸部表情瞬息万变的小侄子真像干妈说的那样不思进取,又或者真像奶奶说的那样不用怎么努力就能轻松的考到年级第一。可是现在的我,却只能笑而不言地走向小侄子:一会儿给他解释他答错的单词、一会又与他双击掌以作为小侄子连续答对几十个单词的鼓励,因为他正在玩背单词闯关呢!
“你都那么大人了不带侄子好好去学习、写作业,居然带着他一起打游戏,还打得那么上瘾。”奶奶一边大声的斥责我,一边又轻言细语的要小侄子快回房间写作业。
“太祖母,我和小姑姑在玩背单词闯关呢,不是在打游戏!”这时小侄子一脸童真的替我和他辩解道。
“哦,是吗?那现在到你写作业的时间了,快去写作业吧。”奶奶敷衍的哄着小侄子回到了房间,“呵!现在的小孩子可真够够聪明的,居然还能把玩游戏说成是闯关背单词!”
现如今长辈们都有这种思想,非得用他们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一切事情:好像每天放学一回到家就趴在书桌前埋头苦干的人,才有资格考年级第一,而那些整天守着电脑、玩着手机,但成绩又很好的人就应该被他们好好“教育”一番。好像只有读纸质书学习的人有近视是想当然的,而那些用电脑、手机学习的人就一定是玩游戏而有近视的,就应该被唾弃!
从去年起,我因为失学被迫待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在失学的第一年里,我因父母不支持我的学业而跟他们赌气,把刚买回来的手机给摔了,为的是不想与他们有联系,我就此变得极其的消极和开始自我摧残。幸好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有时间陪着我、安慰我。在后一年中渴望得到教育的我在朋友的鼓励下,找到了自学的资源并踏上了我的自学旅程,后来又热爱上了写作!
从那以后我就整天整夜在手机上阅读大量的新闻、作文、小说以及学习一些免费的网课。我之所以会整天整夜的捧着盯着手机看,是因为时间真的不够用。特别是像我这种写字速度不是一般的慢、思维曾经受到过刺激而变得呆滞的我,有时候一节半小时甚至更少的网课,我都得花上一个上午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看完。而这时面对整天沉迷于手机的我,爷爷奶奶开始数落了:“一天到晚就知道抱着那手机看,等哪天把眼睛看瞎了看你以后怎么办,到时候可别怪我们没提醒你啊。要是因为学习而变得近视了那也是情有可原,可是你要是看手机看成了近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我因为看网课时间不够已经够烦躁了,现在又被他们误解我在玩游戏火气就更加的大了。可是我又得控制自己不能跟爷爷奶奶大声的顶嘴,而且又知道“我抱着手机是在学习啊”这句话在他们眼中的世界里根本是不存在这样的说法的,我就只能戴上耳机用音乐来平息心中那股无名火了!
还有就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发现了一个令我有口难辩的现象:
那一次暑假我坐长途去我爸那里玩。结果我手机一出了那个省市就打不通电话了,后来又发现身份证没带,就跟这样家里人失去了联系。我那时就在想“他们现在肯定急死了,我得找一个无线网连上跟他们报平安。”于是我拿出手机打开搜索WiFi设置一看到处都是无线网,但是每一个都要得用密码才能连上。之后我就什么都没想就选了一个无线网试着用密码去连,试了应该有几百多次吧,但最后一次WiFi密码终于对了。连上无线网之后我就赶紧发微信给他们,好让他们放心。到了那里之后,我爸突然问我的电话为什么打不通,我就跟他说明了原因,
“那你后来是怎么给我发微信的?”我爸问。
“我连了无线网啊!”
“可是你电话卡用不了了,没有流量怎么连无线网?”
我听到这话时又跟他解释着:“我用密码连的,连得我好辛苦啊!”
“我知道,可是你没有流量啊!怎么连?”
……
我反复跟他解释“我是用密码连WiFi的”,可是我爸他却反复强调那句“你手机没有流量怎么连上WiFi的”。我顿时对我爸感到无语,感觉跟他无法再继续了!
后来我才发现,不止是我爸只知道用流量连无线网,却不知道用密码连的。
这天我在房间里正写着什么,也不知道大伯是什么时候找的弟弟,他们在外面嘀咕着。我只是依稀的听到他们说的是关于手机的事,至于是什么我倒没怎么听清楚。后来大伯走了,这时弟弟走进来用惊讶的表情跟我说:
“刚才你知道大伯问我什么吗?他问我他打开流量了为什么用WiFi万能钥匙连不上无线网?我说:‘你没有流量了,只能用密码连了!’
他说:‘我知道啊,可是也要用流量啊!’
‘密码连不要用流量。’
‘是吗?我不知道这个,我只知道用万能钥匙打开流量连!’”
我在一旁一边听着弟弟说着,一边抬起头深情的望着星空:“这也许,是他们眼中的世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