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上,一个需求会产生一个对应的市场。但解决方案不一定是好的。找工作是一个强需求,每个人都需要在社会中有一个位置。怎么解决这个需求呢?
首先,要让有需求的人找到对方。第一个门槛就是发现这些需求的人和地方。
现在我们有招聘网站,招聘会,内推这样的方式来满足这个需求。还没有一款招聘的产品解决好这个需求的。
一个人如何在没见面时,能全方位了解到他。招聘平台需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展现自己。
当然也有一些做简历的平台,帮助应聘者,用简历这样的形式,更全面的表达自己。
实际上没有什么,比脉脉这样的职场社交平台,更能够展现记录一个人的职业技能。但是大家的日常交流,被微信垄断。如果要迁移到任何一个其它地方,那会是一个重复造信息的过程。
可是我们的确也需要反复的,把自己的信息传达出去。
互联网让人们表达变得越来越被动,虽然我们更容易让外界的人知道自己,但人们其实是与机器表达,然后被人看见。
人就是懒,希望不用表达,就能让别人了解自己。那什么产品可以做到呢?
信用。类似芝麻分一样的东西。这种收集大数据,给你评分的东西,就是一个很好的被动展现形式。
这里我想到了“点赞”,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我支持你的观点,但我懒得表达,还要评论一句“赞同”“你好棒啊”,点个按钮就完事。
要全方位的了解个人的数据,我们的生活中恐怕要遍布传感器,布满了可反馈信息的入口。
那我们是不是要,精细得自定一套信用分、技能分、人品分……等等记录人们各个维度的数据呢?
其实我们有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获取人们某方面能力的数据。这是很传统的信息验证的方式。
没有考试这个工具,传统怎么验证一个人呢。靠日久见人心,乡里乡亲天天相处,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但大规模的陌生人协作,我不可能跟那么多人相处一段时间,去得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我得出的信息,也不好表达,不好传播,成为评价你的标准。每个人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其实这是个数据收集的过程。看样子数据形式难以衡量,实际上只是数据量小,相信每个互联网大小厂,都有一套自己的用户画像用户模型工具,就算不那么准,至少可以用来投放广告,给推荐信息。只是还没发展到,可以帮你找工作找人的程度。
那么亲友同事,对你的信息数据,可以被记录下来呢?有些做职场社交的软件,有给这个人评价的功能。可是人们主动表达的数据,有些偏见。一个人能接触的人也有限。就算他认识的人,都做了评价,数据量也很小。
上学时期,有个可怕的东西,叫档案。你不要做坏事,被记入档案会伴随影响你一生。这东西可能在事业单位用得着吧。
如果人们出生就有一个电子数据库,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情都被记录下来,这个档案可以相当于一份数据化的人了。
现在没有条件记录这么多数据的情况下,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个人数据更好的展现呢?
其实我们在加一个人,会去翻他的朋友圈,或者微博,来观察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割裂,数据都分散到各个角落。而且人们也没那么愿意表达。我们需要一个产品,去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当然这个产品,也是各家互联网公司想做出来的。数据就是金矿。
一些公司,会让员工写日报周报,每天反馈一下自己做了什么,什么感想。就是为了找到职员做事的反馈,以此来优化。但往往成为形式。我们需要一个方式,去激发用户表达,帮助用户表达。
大部分人,只是在特别喜爱和憎愤时才会去表达。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工具去挖掘,用户的数据。
问答是一个比较好的形式。因为一个问题,让人有方向感,知道去表达什么。看到许多招聘网站也做了这样的板块。但其实一样,写东西的人少,看问答的多。
我们应该从工具,入手。比如有人喜欢记日记,有人希望有个工具帮助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问题和方向。使用这个工具的人,会自然而然产生这样的数据。有个叫做格志日记的软件,以问答模板的形式,就能吸引人去几日记。
我每次想说什么,说着说着没有方向了。就会用连续的自我问答的方式,去找到想法。我们就是这样在解决一个人又一个问题的同时,生产了数据。
招聘网站做的问答比较广泛,其实对企业、对职业、对个人问答的形式应该不一样的。针对个人,他自己需要不断更新对“我想要做什么事情:,”我有什么技能“”我能做什么“这样问题的回答。对职业,那就跟百科全书似的了。对企业” 我想成为一家什么公司”“我们这个集体相处的如何”等等。我们既要向别人提问,也要向自身提问。好的问题,可以收集到丰富的数据。
其实招聘的整个过程,最容易收集到,这个应聘者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公司是什么样的公司的信息。来来往往之中,就把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展现出来了。
但往往有些用人单位,弄到联系方式,就从平台消失了。这个平台单纯沦为找人的工具,价值是有限的。
最后,每次还是需要几个新人之间,或者跟老员工交流一下,这个公司怎么样啊,这个职位怎么样啊。
说了个人用户和企业的数据获取,再说说其他问题。一个是“我想要的工作,不要我”,一个是“我想要的这个人,没有,或者不来。”
首先个人这一点,可能没经验,可能各种不足。要么他就去培训去了,要么就做别的事情去了。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也可能工作十几年的人,因为公司变动,行业的变动,就变得失去作用。转别的行业又非常困难。
许多培训班,抓住了这样一个市场。但是显然他们完成不了,这样的转行使命。只需要把人找来,讲点基础的东西,然后大把的培训费就到手了。我们知道经验的重要性,成为一个行业高手,有些积累是十分重要的。但经验这东西,能否成为商品呢?
去书店看看,一本行业的入门的书,一百左右。一个培训班的费用几万左右。但这些钱花了,你就能得到对应的东西么?
书本知识一堆信息整理的合集,而学校是一个知识互动的产物。这些东西,与我们要使用这些知识。做成这件事情,是有距离的。是材料和成品的关系。
如果能把一件事情,完整的经历,像打怪升级一样,做成一个VR的游戏。也许这是最接近的经验传递工具了。
企业招人,类似销售。其实卖的产品不是独一无二,又要说服别人你是最好的选择。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最独一无二的东西是这群人形成的文化。我们都知道,不同行业的人气质是不一样的。也是行业形成了他们的气质。
人们因为喜欢以一件事情,然后去做这件事情,很像一个企业从2C转到2B。也就是从一到多的过程,从面向消费者,到面向生产者。
我们刚开始喜欢一个东西,最想表达出来,分享出来,让别人知道。更进一步,就是让别人也来尝试,也喜欢他。再更近一步,自己动手去制造它。企业应具有这样的魅力,去吸引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