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今天,余光中先生走了。带着缓缓而又悠长的乡愁走的。大概走之前,他也会像于右任一样,想起家乡,想起海峡另一面的巍峨高山。
余光中说,他用了二十分钟写成了《乡愁》,有人夸他:你才思敏捷啊!他说,这是酝酿了20年的情绪啊。像陈年老酒一样,愈发醇香,乡愁也一年年加深,这又为何?
余光中因为记忆啊。族谱这一记忆载体记载了自己的血脉亲缘,记载了背后家族的兴起与走向。日记记载了自己的年少青春,记载自己的幼时情绪。更难为可贵的是,纸质的载体可以因为变迁而流失,但是有些记忆是割舍不掉的。我们山东人是好酱咸的,也就是口重,当然有时候也会用煎饼卷两根大葱,就酱吃了。当年两岸分离,在台湾,老兵们做了一碗鱼汤,只尝一口味道,就知道这是山东的老兵。
余光中 寻李白地点是可以变迁的,但无论到了哪里,记忆中的味道,永远埋在心底,永远携带在身。记忆中的乡音,也正如乡音难改,哪怕鬓毛已衰。
之所以同种同源,是因为个人记忆里有最美好的东西,有幼时母亲做的一碗饭的味道,有故乡的原野,青草泛起时的芬芳,有……也是因为集体的记忆,让个人记忆有了重合之处,因此有了老乡之情,有了共同的话语,也有了交际圈,有了一起可以值得回忆的东西;社会记忆,每一个人的美好之处不该被社会遗忘,余先生现在是在里头,我们在外头了。一垄坟头,乡愁难忘。前一阵<寻梦环游记>上映,里面说当世界上最后一个记住你的人死去,是你真正的死亡。社会记忆也如此,现在还有乡愁可言,因为有乡。对于那边的年轻人来说,当最后一个有乡的人逝去,又将如何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