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迷上了李娟。
自从上一次看了他跟俞敏洪的直播对谈,我就买了一本儿她最新出的书《遥远的葵花地》,接着开始听《冬牧场》。
喜马拉雅上的《冬牧场》是杨晨播讲的,在冥冥之中,杨晨好像就是为演播李娟的书而生,她的声音把书的内容演绎得完美到天衣无缝。让人听完一本书,想找出她的第二本书来听,听完第一遍,想听第二遍。
李娟在书中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听她的书之前,我想象中游牧民族的生活是这样的:草原上水草丰美,牧羊人自在地骑在马背上,挥着鞭儿唱着歌,如果遇上一个美丽的姑娘,再演绎一段浪漫的爱情。回到帐篷有喝不完的奶茶和随便吃的手把肉……
在听了她的书之后,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不好意思。
原来在新疆的阿尔泰冬牧场,冬季的气温经常在零下30多度。在那戈壁荒漠,只能住冬窝子,生活用水是从很远的地方背回来的雪融化来的,用的电靠的是一块太阳能板,只够看两个小时电视,手机和电话信号都差到接打电话靠运气。抛开精神生活,他们是不是过着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呢?看看他们那变形凹陷的指甲你就知道他们长期缺乏维生素,是啊,在戈壁滩,两颗白菜,20个土豆,五口人要吃两个月。恐怕这么多菜,一个人吃两个月维生素也不够呀。
还有你能想象一个人在零下30多度的荒漠骑在马上放一天羊的感受吗?
那里的农民生活又怎样呢?
李娟妈妈曾承包了200亩地种向日葵,他们一家不得不带上八九十岁的外婆和家里的鸡鸭鹅一块儿把家搬到荒无人烟的地窝子住。刮沙尘暴时,一碗米汤只喝了一口,喝第二口时,碗里已落了一层沙土。
有一年她家的向日葵种了四次才保住苗,但还要经受旱灾,虫灾的考验。
但在李娟的笔下,这些农牧民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他们都在坚强乐观地创造着自己的新生活。
听了她的书,真佩服他们超强的生活能力,也觉得自己没有生在那偏远的地方是多么幸运,也更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认识李娟之后,又学到了一个新的名词:纪实散文,在我心目中,李娟是纪实散文的代表,尤其喜欢她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去写沉重的话题。
这两天听了她的书之后,对我影响很大,让我重新去审视自己的生活,也激发出了我更多的写作灵感。
网友评论